在上述的背景條件下,太陽能光熱市場競爭壓力日益加大。眾多企業紛紛步入轉型期,要么多元化,要么轉而成為配套商,但即便如此,行業依然在逆勢中摸索前行,謀求產業的升級發展之路。在這種情況下,國家能源局給光熱產業提出一個很大的目標,即十三五期間我國光熱產業的保有量要達到8億平方米。光熱產業首次被提到國家政策的決策層面進行討論,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組織申報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2015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備選項目的通知》,通知中太陽能工業熱利用改造被列入選項范圍,這意味著獲得批準的太陽能熱利用項目將可以享受到中央預算內投資的補助扶持。那么,今后太陽能光熱利用的市場方向在哪里呢?
自2013年以來,全玻璃真空管集熱器、平板集熱器、平板藍膜、低溫熱水集成、分體雙回路承壓、工程遠程控制、太陽能與輔助能源互補、多能互補、太陽能中高溫集熱、主被動結合式太陽房和采暖、太陽能干燥、太陽能溫室大棚、太陽能空調、太陽能鍋爐、太陽能海水淡化、太陽能蓄熱、太陽能熱發電等技術都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應用領域已從提供生活熱水向采暖、制冷、干燥、鍋爐等工農業諸多領域擴展。太陽能光熱不僅僅是解決熱水的問題,而是解決能源短缺的問題。
今后的市場情況走向如何?從技術角度分析,目前,太陽能熱水技術已經成熟,市場占有率較高,但是遠遠沒有達到飽和的狀態,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太陽能供熱供暖和工業應用技術基本成熟,有市場競爭力,接下來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太陽能制冷空調技術即將成熟,可實現熱水、采暖、制冷三聯供系統的商業化運轉,后期市場競爭潛力無限;區域能源站技術的應用是太陽能與其它能源多能互補結合的結果,為區域提供熱水、供暖、制冷、發電的綜合性能源,目前我國對這一技術仍處于探索階段。
從產品的角度分析,太陽能集熱產品發展三十年來,產品主要集中應用在滿足用戶洗浴需求的低溫熱水上,隨著行業技術的發展,需要集熱產品的升級、更新、換代。集熱產品需要在家電化、智能化、舒適性方面做出很大的改變。
從人才角度分析,目前科技人才短缺制約著光熱產業的進步,產業升級靠技術,光熱進步的關鍵是擁有科技人才。當前各太陽能光熱企業急缺科技創新型人才,特別是具有研發能力的高級人才,企業要多途徑、下成本引進和培養人才,創新核心技術,促進太陽能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