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都市報記者 宗苗淼
“小時候玩兒過放大鏡吧?在太陽底下就能點燃紙張。”劉艷紅代表給記者舉了個例子來說明一種太陽能光熱項目的基本原理,“說起來簡單,實際把成本降到最低是個特別復雜的過程。”在今年省兩會期間,劉艷紅代表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快發展我省太陽能光熱產業的建議》,希望新的清潔能源項目能為我省化解過剩產能和減霾出力。
陽光+玻璃產生的清潔能源
陽光+玻璃產生的清潔能源
“目前這種清潔能源項目已有訂單在售。”劉艷紅代表說,“綠色能源”和“低碳生活”的概念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各國競相開展以風能、太陽能、生物能、地熱能、海洋能等可再生綠色能源為主的研究和應用,而太陽能碟式取熱作為一種新型的清潔能源,聚光比可高達數百到數千倍,因而可以產生非常高的溫度。“裝置根據需求可大可小,只要有好的光照,就能使用,甚至數臺至數十臺裝置并聯,還能組成小型太陽能熱發電站和熱站,且建設運行全過程對環境不產生任何污染。”她說,目前該項目已取得國家專利。
化解過剩產能,串起河北產業鏈
“大氣環境污染治理是我省‘十三五’期間一項關鍵性指標,其中降低煤炭消費比重,改變北方地區冬季取暖方式是改善空氣質量的一條重要途徑。這種太陽能光熱發電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是一種可以推廣的清潔采暖方式。”劉艷紅代表說,太陽能光熱發電的產業鏈長,從最上游到最下游覆蓋的產業層面多達數十個,太陽能光熱發電的產業化開發還將為關聯產業提供發展動力,“尤其對玻璃、鋼材等產能長期過剩的我省優勢傳統產業找到新市場有一定引導作用。”
可幫助鄉村扶貧及城鎮建設
據了解,太陽能光熱發電是將光能轉變為熱能,然后再通過傳統的熱力循環做功發電的技術,利于推進熱電聯產。“太陽能光熱發電產生的是和傳統火電一樣的交流電,與傳統發電方式和現有電網的匹配性更好,可直接上網。而光熱發電可利用太陽能資源達到了30%,轉換效率在15%-30%之間。”劉艷紅代表說,河北省一些貧困地區多集中在山區,資源稟賦匱乏,交通不便,人力資本短缺,但這些地區往往日照條件好,在貧瘠土地上安裝太陽能光熱發電裝備,可以把資源劣勢轉化成上網電價收入,還可以利用太陽能光熱取熱代替傳統的煤炭和秸稈焚燒取熱、采暖,發展現代農業和鄉村旅游,真正把政策扶貧轉化成產業扶貧。
劉艷紅代表說,目前光伏產業低迷,且對于是否污染仍具爭議,而光熱產業已經成為新的方向。“希望省里能給予政策引導,如對太陽能光熱采暖實行初裝補貼,對太陽能光熱發電實施入網電價補貼等,加快把我省太陽能光熱產業培育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她說,去年中非合作論壇上,兩國產能合作已進入新階段,河北應抓住機會,不僅要輸出傳統鋼鐵、玻璃、水泥等過剩產能,更可輸出“綠色產能”。

掃描二維碼關注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