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較于發展迅猛的風電、光伏,近年來,我國地熱能的發展一直處于默默無聞的狀態。自去年開始,我國淺層地熱能應用迎來了一個發展小高潮。國土資源部現已開始加強高溫地熱資源勘探任務,積極為“十三五”和今后的地熱發電做準備。
地熱能產業或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十二五”國家能源局重點推動光伏產業發展,“十三五”期間,政府部門計劃重點推進地熱能,因此希望地熱可以拿出些高指標來。”中國能源研究會地熱專業委員會主任鄭克棪9月8日在第七屆中國地源熱泵行業高層論壇上表示,“我們初步制定的目標是,2020年完成全國地源熱泵應用總面積7億平方米。地熱發電略快增長,實現15萬千瓦。”
地源熱泵年利用能量世界第一
相較于發展迅猛的風電、光伏,近年來,我國地熱能的發展一直處于默默無聞的狀態。國土資源部此前明確的地熱能概念為:按照埋藏深度,200米以淺的稱為淺層地溫能,200米至3000米的稱為常規地熱能,3000米至10000米的稱為干熱巖。常規地熱能的高溫部分和干熱巖資源供地熱發電利用,常規地熱能的低溫部分和淺層地溫能用作供暖和其它熱利用。
地熱能是與太陽能、風電并重的可再生能源。地熱開發專家表示,“其能源利用效率較高,地源熱泵依靠1kW的驅動能(電力)能帶出2.5kW的淺層地熱能。地熱發電平均利用效率達73%,為太陽光伏發電的5.4倍,風力發電的3.6倍。”
據了解,截至2014年底,全國地源熱泵總利用面積達3.6億平方米,其利用淺層地熱能的裝機容量已超過12.85GWt,年利用能量109430TJ,2010年以來的平均年累進增長率約28%,仍遠高于世界增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