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組織召開關于光熱發電標桿電價的征求意見討論會議。討論會是標桿電價明確出臺前的必要流程,我們預計,光熱標桿電價有望較快確定落地。
一、光熱標桿電價將決定行業轉折點
光熱的初始投資成本極高,中國大概29-35元/W,美國則需要5-10美元/W,占到LOCE的84%以上,運維占到10%左右。因此,在初始投資成本過高以及光熱電價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嚴重制約著光熱發電項目的發展。近日,由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牽頭召開的針對光熱電價制定的征求意見座談會正式將光熱電價問題提上日程。與會人員對1.1 元/kwh 的價格表示了擔憂,如若 1.1元/kwh,有可能導致全行業無法正常展開工作,對行業發展不利。預計價格司方面將認真考慮各方真實訴求,因此光熱電價突破1.1元/kWh 有望,根據行業調研和我們測算,電價若能達到1.2元/kwh,能夠獲得良好收益(8%-10%),屆時光熱發電行業可能真正迎來新的轉折點。
二、越早出臺對行業發展越有利
從意見征求稿到正式稿預計需要1個月時間。從2015年調整風電光伏價格的進度來看,從意見征求稿到正式意見稿時間大概一個月。此次會議中,價格司也預計有望在5-6月份出臺。越早出臺對行業發展越有利。從示范項目的推進計劃來看,電價政策的出臺時間對國家能源局在2017年底前建成一批光熱示范電站這一設想目標的實現有嚴重的影響,電價盡快出臺對于示范項目的推動具有積極作用。由于我國光熱電站建設的實際施工期較短,本月出臺,部分項目在今年仍能趕上較多的可施工期,進而加速建設;下月出臺,可能會對大多數項目的開發產生不利影響,推遲項目實際建設的時間,造成較高的時間成本。
三、數百億投資帶動產業鏈發展
示范項目預熱,十三五行業將高速發展。明確示范項目和標桿電價后,預計將有300-400億投資帶動產業鏈發展。按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將投建10GW光熱項目,十三五期間光熱累計投資有望超過2000億元。
標桿電價出臺后,光熱發電可能逐步具有投資吸引力。在1.2-1.3元/千瓦時標桿電價與當前造價水平下,光熱項目有望正的全部投資內部收益率,考慮到規模效應與產業投入后的成本下降,未來可能逐步具有投資吸引力。光熱行業過去處于探索階段,國內大部分項目推進緩慢,示范項目與配套標桿電價可能刺激行業投入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