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溫暖過冬,又要藍天白云,這是北方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為切實有效解決這一民生問題,我國大力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如今,供暖季已過,老百姓對煤改電、煤改氣是否滿意?
換種取暖方式,百姓滿意嗎?
“冬天睡覺前不用下床封火,也不用再‘伺候’鍋爐了,每天回家后進屋很暖和。”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富昌鄉大祝澤村的雷會清家,在剛剛過去的采暖季里換掉了多年的燃煤鍋爐,用上了天然氣取暖。
“說實話,剛開始真不想換,用了一輩子煤了,現在改成天然氣,貴不貴?方不方便?是不是暖和?心里沒底。”他說,看到幾個村干部帶頭改后,效果確實好,就跟著改了。現在家里做飯也用天然氣,購買壁掛爐政府還給補貼。算算費用,比燒煤也沒貴多少。
清潔取暖帶給百姓溫暖和便利,同時還減少了安全隱患。富昌鄉王七里店村安全員姚連合說:“原來燒煤,老百姓常把沒有完全澆滅的火炭直接倒在路上,極易造成安全隱患。”
各地結合實際,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加快提高清潔供暖比重。在北京,清潔能源供熱的比例已提高到88%。一些地方采用“一戶一設計”的工作方式開展煤改清潔能源,由專家指導,根據住房面積和住房結構科學選取采暖設備。
北京通州臺湖鎮周坡莊村的劉玉明家,以往是燃煤采暖,一個冬季要燒6噸煤。如今,家里裝了兩臺空氣源熱泵,政府給免費裝設備,再給電價補貼,一個采暖季下來,比燒煤還能省幾百元。
清潔供暖給我們帶來什么?
在上個供暖季,遼寧大連棒棰島賓館拆除了燃煤鍋爐,取而代之的是電儲熱鍋爐:夜里通電儲熱,全天放熱取暖,整個賓館在冬日里都溫暖如春。
“這臺設備接上電線,按動按鈕就能自動工作,賓館辦公區再也不飛煤灰了。”燒了多年鍋爐的工人老王興奮地告訴記者。
散煤燃燒是影響北方地區冬季大氣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通過清潔能源替代散燒煤取暖,對于改善大氣環境具有積極作用。記者從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了解到,截至目前,北京地區累計煤改電用戶已達60萬戶,每年可減少燃煤18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68萬噸,二氧化硫4.34萬噸,氮氧化合物1.24萬噸。
帶來溫暖、藍天的同時,清潔供暖對于優化能源結構也具有重要意義。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改委獲悉,為將閑置的風電利用起來,新疆去年以來批復85萬千瓦風電參與棄風供暖示范項目,定向供暖面積達到172萬平方米,2016—2017年供暖季已投運143萬平方米。
專家表示,推廣電采暖可以消納低谷電力,緩解電網調峰和供熱矛盾,還能減少棄風電量,提高風電設備利用小時數,促進風電及相關產業發展。
近來,在河北省率先使用熔鹽儲能供熱系統的辛集市崇陽小區火了。小區保安王立斌說:“本以為停暖后參觀的人就少了,可還是一波接一波。”
據介紹,熔鹽儲能供熱系統將熔鹽作為儲熱介質,利用夜間谷電,把低溫熔鹽加熱到高溫并儲存,白天不用峰電,讓高溫熔鹽通過換熱器放熱,實現全天供暖,這項技術是大氣環境治理和富余電能消納的有效結合。
崇陽小區使用熔鹽儲能供熱是北方地區探索綠色供暖方式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正在編制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擬在全面分析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需求、各類型清潔供暖方式特點和適用條件、清潔取暖面臨問題與困難的基礎上,提出清潔取暖工作的主要目標、推進策略、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指導地方因地制宜,科學推進清潔取暖。
規劃初步提出了七種可有效替代散燒煤的清潔供暖方式:電供暖、天然氣供暖、地熱供暖、太陽能供暖、生物質供暖、工業余熱供暖和清潔燃煤集中供暖,并明確各種清潔供暖方式的適宜地區和條件。同時,還將配套制定資金支持、價格機制、市場交易、能源保障、建筑節能、技術裝備升級、產業體系建設等多方面的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