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市場銷量跌幅近1/3后,2008年,太陽能系統作為增長速度最快的采暖技術之一在德國穩固了自己的地位。即使在全球經濟危機的情況下,2008年仍增長近120%。太陽能系統的大幅增長主要得力于更平穩和透明的補貼政策和大幅上漲的原油價格。此外,樓宇所有者和建筑投資者突然發現,在2008年投資節能建筑的回報率比股市更高。
與2008年相比,2009年德國太陽能市場下降近26%。市場下降主要是由于石化原料價格的下降,同時在經濟危機造成的高失業率和經濟不景氣環境下,人們消費行為更為謹慎,他們更傾向于使用目前已有的系統。除此之外,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德國政府舊車報廢計劃(支付2500歐元即可用舊車換新車)轉移了大家的購買方向,使很多用戶傾向去買車,而不是購買或更換采暖系統。
雖然整個市場下滑,但是德國的太陽能市場仍有一些向前發展的積極因素,例如,2009年1月開始實施新的可再生采暖法規(也稱可再生能源采暖法)。新的法規要求,所有大于50平方米的新建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技術來涵蓋其每年一定比例的熱負荷,比例根據各類可再生能源技術各有不同。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越來越多的安裝商開始將太陽能系統與傳統的采暖系統(鍋爐)和熱泵等相結合,這也使市場向好的方向發展。
和前幾年一樣,平板集熱器在2008年和2009年仍然是德國太陽能市場的主力,占整個市場銷量的90%。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包含以下幾點:首先,平板集熱器初始投資成本低,且安裝容易,較受安裝商青睞;其次,比起真空管,平板集熱器更堅固、不易碎;另外,德國平板集熱器生產商較多;最后,平板集熱器每平方米生產成本低,利潤空間大,較受生產商青睞。
由于真空管進口增多造成產品價格下降,德國太陽能市場有向兼有輔助采暖功能的兩用系統發展的趨勢。在追求更高效系統的趨勢下,真空管很可能再次成為具有吸引力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