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tt,波蘭:徹底地裁員和減產
幾年前,Watt公司還是波蘭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市場的領頭者。和競爭對手Hewalex,Sunex Ensol一樣,Watt公司總部建立在波蘭西南部的Silesia。該公司在1998年創立時,得到歐盟的部分補貼,共投資了1500萬歐元去重新建立一個新的集熱器生產廠,一座辦公大樓,和兩條全自動化生產線(一條生產平板集熱器,另一條生產真空管集熱器)。6年后,公司大幅裁員到只剩10人左右,同時暫時停止了集熱器生產。Watt公司銷售顧問Robert Ziemniak說,造成這種危機的兩個原因:“公開招標對我們是無利可圖的,因為價格實在太低;同時由于2014年國家支持政策的惡化使得私人住宅這一塊的需求下降相當大。”根據Ziemniak所說,該公司目前正在尋求出口生意,希望到明年能夠穩定業務收入并重新開始生產。Watt公司是由Sebastian Paszek獨自建立和所有的,但是公司注冊信息顯示他已經在2014年1月放棄唯一所有人的地位。
Astersa,西班牙:母公司Hunosa關閉了集熱器生產廠
Astersa公司位于Asturias北部地區,在2014年11月底申請了破產,盡管當時子公司仍雇傭20人。接近一年之后,在2015年9月,(破產公司的)官方接管人Manuel María Arroyo Lemus宣布所有的員工都被解雇,公司所有資產將會被賣掉來清償債務。Astersa公司是在2007年由采礦公司Hunosa創立,總共投資了幾百萬歐元來修建一個年生產力為22萬㎡(154MWth)的集熱器工廠。在2008年慕尼黑Intersolar展會上,該公司充滿著自信并且對出口和生產(計劃生產45000㎡)有著很大的計劃。但不走運的是,當時只是金融危機的開始,緊接著西班牙太陽能市場就開始走上下坡路。在2009年,該公司生產下降到了20000㎡,只出口了其中的三分之一。
Clipsol,法國:主要股東公司Engie需要裁員和重組
Clipsol公司位于法國東南部的Aix-les-Bains,對集熱器生產和太陽能光熱系統供應已經有了幾十年的經驗。在2008年到2010年的高峰期,該公司雇傭了130名員工。據2015年7月14日法國新聞博客網上的一篇文章內容顯示,該公司的銷售額從2010年起已經減少了四分之一。2008年起擁有Clipsol公司51%股權的主要股東公司Engie(前身為GDF Suez),從2015年7月開始重組。員工數量將從80減少到43。在工會的反抗下,Engie公司在團體內給員工提供了可替代的職位來避免裁員。Cllipsol公司市場部經理Julien Heintz證實,在2015年11月General State of Solar Heat會議期間,該公司仍在繼續生產集熱器,但是年生產力降低到了3000-5000㎡,同時關注兩個主要的銷售區域:應用于多戶住宅和區域供熱的大型太陽能熱水系統,以及主要自己消費的太陽能光伏系統。
Solvis,德國:在申請破產之前找到了新的投資者
德國集熱器制造廠商Solvis和Clipsol公司的經營時間幾乎一樣長,但是它們的公司結構卻完全不相同。Solvis共有525位股東,并且在他們中有很多投資了幾百到幾十萬歐元的員工。不幸的是,他們的投資都賠了,2015年10月29日該公司已經申請破產。公司總經理Stefan Lindig解釋說,由于德國市場相比2008年已經減少了一半多,因此申請破產也是不可避免的。好消息是在破產程序開始之前,該公司管理人員已經找到了一位潛在投資者。破產管理人Peter Steuerwald解釋這件不常見的案例時說道,“既然破產申請都已經準備好了,那我也就能夠在24小時之內完成與奧地利的投資集團Andlinger購買合同的協商了。”此外,債權人集團已在短時間內通知到,并且同意取消部分債務,因此與Andlinger的購買合同可以在10月30日簽訂。新成立的公司改名為Solvis GmbH,Andlinger作為唯一股東,保留了所有的員工,同時在11月開始繼續運營。
編譯: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 賀鵬 陳講運
編譯: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 賀鵬 陳講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