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基本情況
“烏海第六人民醫院”綜合樓地上三層,分別為食堂、辦公和宿舍用途,綜合樓地上建筑面積2269㎡,地下一層為采暖、熱水機房。綜合樓原制冷系統為多聯機供冷,室外機設置于本樓屋頂,室內機為四面出風風機盤管;本樓采暖系統為燃氣鍋爐供暖,通過區域換熱站板式熱交換器換熱后提供采暖熱水,室內末端為地板輻射采暖系統;本樓還設置有太陽能集中熱水供應系統,設計每日提供8小時熱水,每小時供熱水1477L。使用潤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自然能源智慧系統可以完全取代原制冷、供暖、熱水系統,不僅如此,自然能源智慧系統還有發電功能。
綜合樓位于整個建筑的東北角,北面是停車場,地下可以用作儲能系統,不影響地面功能使用。集能系統可以設置在綜合樓的屋面。自然能源智慧系統的機房可以設置在綜合樓地下室,原熱水系統機房內。
二、項目技術專利和工藝情況
(一)理論依據
眾所周知,地球的熱量來源幾乎都是依靠太陽,太陽每秒輻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約為17萬億千瓦,相當于全世界一年能源總消耗的35000倍,遠遠大于人類出現至今的能源消耗總和。而地球外的太空溫度為零下269攝氏度,是接近絕對零度的極低溫環境,地表上物體的熱能就是通過輻射換熱,將自身熱能以8-13微米電磁波的形式通過“大氣窗口”排放到外太空,達到自身冷卻的目的。通常這種完全以輻射方式將熱量釋放到宇宙空間的制冷方式稱為太空輻射制冷(簡稱:太空能)。
(二)新材料主要設備選型
大型能量板(RSEP),為了高效收集太陽能、太空能等自然能源,潤泰新能源自主研發出既能集熱又能集冷的革命新材料——大型能量板(RSEP),該能量板由銅、鋁、稀土復合而成,具有集能效率高、耐壓能力強、使用壽命長、適用范圍廣等明顯優勢,為滿足不同的應用需求,在此基礎上,我們開發出了光伏超導能量板(R-PVTC)、大型超導能量板(R-ATC)和建筑一體化超導能量板(R-BITC)等系列產品。
光伏超導能量板(R-PVTC),是潤泰新能源自主研發的具有電、熱、冷聯產功能的太陽能光伏組件,具有產出光伏電力、收集副產太陽熱、利用太空輻射收集冷量的多重功能。傳統的光伏板光電轉換率只有不到15%,其余大部分能量轉換為熱量,這部分熱量導致太陽能電池組溫度升高,受溫度效應系數影響,發電效率反而降低。R-PVTC在光伏板背面增加了獨特的主動換熱裝置--稀土超導能量板,收集多余熱量,降低太陽能電池組溫度,提高發電效率,延長系統壽命,降低發電成本,并將收集的熱量進行轉化,用于建筑供暖。
建筑一體化超導能量板(R-BITC),是將集能裝置直接做成屋面、墻體等維護結構的多功能模塊,將建筑維護結構變為能量收集裝置,消除“雙層皮”,把能量板的利用納入建筑的總體設計,把建筑、技術和美學融為一體,相互間有機結合,取代了傳統集能裝置所造成的對建筑外觀形象的影響。
大型超導能量板(R-ATC),面積為11.8平方米的集成模塊,它的超高集能效率以及冷熱雙收供能是集能領域的重大突破,與傳統太陽能集熱裝置相比,在同樣采光面積下,集熱功率是傳統太陽能集熱器的10倍,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具備冷熱雙收功能的集能板,是未來太陽能、太空能高效收集利用的發展趨勢。
地埋式換熱器,由于太陽能、太空能分布分散且不穩定,為確保獲得穩定持續的能源,我們自主研發出用于跨季節儲能的新材料“地埋式換熱器”,將熱能和冷能分別儲存到地下土壤當中,待需要時提取使用。
(三)技術路線及工藝流程
為了獲得穩定持續的能源,我們以具有冷熱收集功能的稀土超導能量板為基礎,結合獨特的儲能和智控系統,成功研發了GEIS科技,通過吸收太陽能等自然能源,為建筑提供供暖、供冷、熱水、和電力等綠色無污染能源。
GEIS科技系統由五大部分組成,分別是:源端系統、末端系統、儲能系統、智能控制系統以及能源轉換系統。GEIS是潤泰新能源經過多年研究探索,自主研發的一套性能優越的綠色復合能源多聯供智慧系統,成功突破了國內外多項技術壁壘,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GEIS運行原理:春夏秋三季時,能量板吸收太陽能并轉化成熱能,通過跨季節儲能系統將熱能儲存,待冬季時,提取儲存好的熱能,用于冬季供暖和全年熱水,反之,冬季時,能量板利用太空輻射收集冷量并儲存,待夏季制冷使用。與此同時,能量板每天生產電能,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整個系統實現科學運行、智能調控。建筑所需能源,取之自然,流經建筑室內,又回歸自然,達到真正的綠色供能,零污染、零排放、零運行費用。
三、項目節能降碳效益
具體節能減排效果如下:
節約標準煤181.7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53噸;減少二氧化硫13.6噸;氮氧化物0.68噸;相當于植樹24000多棵。
(一)測算依據
我們以燃燒煤炭的火力發電為參考,計算減排效益。根據專家統計:每節約1度(千瓦時)電,就相應節約了0.4千克標準煤,節約1千克標準煤=減排2.493千克“二氧化碳”(說明:以上電的折標煤按等價值,即系數為1度電=0.4千克標準煤,而1千克原煤=0.7143千克標準煤)
(二)基礎數據
以10000平方米建筑為例,每年可節約標準煤585.05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21.13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97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4.32噸,相當于每年植樹約833萬棵。
(三)測算公式
能源折標準煤系數=某種能源實際熱值(千卡2113/千克)/7000(千卡/千克)
四、項目實施績效分析
(一)經濟效益
燃氣鍋爐、中央空調、熱水器使用壽命約為10年-15年。同樣使用50年期間燃氣鍋爐設備、中央空調設備、熱水器設備購買、安裝及配套設施費用共需1671.3萬元,50年供暖、制冷、熱水總運行費用為3320萬元。在安裝自然能源智慧系統(GEIS)后可一套系統解決冬季供暖、夏季制冷、24小時熱水和電力供應,50年期間最少可節省運行費用及設備購買安裝費用2349.7萬元。項目建成后可真正實現零污染、零排放、零運行費用。
GEIS自然能源智慧系統與傳統供熱、制冷設備相比,自然的能源舒適度更好,可減少北方因空氣干燥產生的各類疾病及夏季因空調制冷產生的“空調病”。
(二)社會效益
潤泰自然能源零碳GEIS科技,是低碳綠色發展,造福社會的創新技術。在利用自然能源太陽能、太空能供暖、供冷、供電的同時,實現了零污染、零排放、零運行費用。自然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造成的污染,有效改善了環境。
(三)環保效益
采用GEIS自然能源智慧系統為該項目供能,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實現四季恒溫,零污染、零排放。具體節能減排效果如下:節約標準煤181.7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53噸;減少二氧化硫13.6噸;氮氧化物0.68噸;相當于植樹24000多棵。
五、典型經驗和做法
(一)綠色高效冷熱電多聯產技術
可同時產出冷、熱、電多種能源;
且發電效率較普通光伏組件提高8%-10%;
在同樣采光面積下,集能功率是傳統太陽能集熱器的10倍。
(二)集成自然能源智慧系統(GEIS)
一套系統解決建筑供暖、制冷、熱水、電力的綜合能源供應;
0污染、0排放、0運行費用;
新能源保證率達到100%。
綜合樓于2015年建造,以往的能源供應方式,夏季制冷為中央空調,冬季采暖熱源為天然氣鍋爐,熱水供應為平板熱水器+電熱輔助+天然氣輔助,投資成本大,運行費用高,還存在占地面積大、管理復雜、污染環境、使用壽命短等問題。而現在通過自然能源智慧系統零碳GEIS科技,一步解決所有的能源需求,經歷了嚴寒酷暑,運行穩定可靠。系統占地面積小、操作管理簡單,設備使用壽命可達50年,供能的同時達到零污染、零排放、零運行費用。同時智能可調,投建第一年,就提前給醫院提供了供暖,比大暖供應時間早了半個月。2020年冬天綜合樓使用GEIS系統供暖后,我們將其與仍在使用天然氣供暖的住院樓進行了溫度數據監測對比,通過全天八個不同時間段的數據結果得出結論,用潤泰GEIS科技供暖比天然氣要更加穩定舒適,同時供暖平均溫度要高2-3℃排放453噸。
六、問題和建議
(一)存在的困難
(1)新能源技術研發投入大、回報慢,企業資金負擔較重尤其在初期階段,與傳統能源競爭無價格比較優勢。
(2)在新能源技術推廣過程中,尤其在供熱方面,存在與傳統能源的利益沖突問題,使得推廣應用阻力重重。
(3)新能源行業標準亟待出臺及完善。
(4)給予新能源零碳技術的政策性鼓勵和支持。
(二)希望支持的配套政策
(1)希望出臺相關扶持補貼政策,并幫助爭取國家相關產業、項目扶持資金。
(2)能組織各類新能源技術試點示范對比,聘請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組織驗收,對達標新能源技術予以重點推廣支持。
(3)對經過考核的新能源技術在推廣過程中給予“開綠燈”,對技術達標新能源技術能“扶上馬、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