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國家“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推進,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轉變山西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構建多點多極支撐的重要舉措,是山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山西的戰略選擇。山西省有關領導在開幕式的講話中表示,山西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加速期、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的攻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期。為了大幅降低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成本和環境代價,以良好的生態環境持續承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為建設生態文明、美麗山西提供物質保障和技術支撐。依托節能環保工程,加快培育一批擁有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術、具有引領作用強的節能環保產業龍頭骨干企業。引導企業圍繞產業鏈不斷提升技術集成和整合能力,積極推動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科研機構開展交流合作,引進一批具有較高技術裝備水平和較強產業競爭力的節能環保企業集團來山西省投資、合資建廠。到2020年,打造分片集中、輻射區域,優勢明顯、各具特色的節能低碳環保產業園區15個,其中國家級節能環保產業示范園區3個。



在山西省首個可再生能源博覽會上,記者注意到來自全國的太陽能光熱品牌、光伏品牌、空氣源品牌如太陽雨、四季沐歌、天馬光伏、華為、固德威、沐陽、龍普、毫瓦特、青帝、迦帝芙、生能等,展出了最新的可再生能源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太陽墻采暖產品、空氣源三聯供系統、國際先進的光伏發電系統等吸引著山西及周邊省份的工程商,紛紛在展位咨詢技術和合作相關事宜。產品系統化和集成化成為產業發展的新趨勢,也是本屆展會的一大特色,這充分反映了市場需求的變化。

山西市場對太陽能等新能源需求很大。2017年僅太原市就有42000套陽臺壁掛太陽能的安裝量,晉源區煤改電(氣)涉及8000余戶,加上省政府和地方政府支持政策的不斷拉動,新能源市場將更加巨大。據山西省太陽能協會秘書長劉效云介紹,為擴大本屆博覽會的影響力,組委會半年來走訪了山東、吉林、內蒙古、江蘇、上海、北京、廣東、浙江等可再生能源聚集地,積極引導具有代表性的技術和品牌前來展示。為讓更多的工程商和消費者了解可再生能源技術和產品,組委會走訪了山西省及太原市20多個政府部門,宣傳此次博覽會并誠摯邀請有關領導參觀指導。為了更好地拉動市場,組委會工作人員分兵5路重點走訪山西省各地市政府部門及可再生能源相關的工程商,覆蓋60多條線路2800輛公交車上的博覽會滾動字幕廣告循環播放,借以提升展會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來自全國各省市太陽能協/學會的會長及秘書長齊聚太原,為山西省可再生能源發展紛紛出謀劃策。
除產品展示之外,展會組委會還舉辦了多場政策技術論壇,如分布式光伏與精準扶貧論壇、太陽能建筑與強裝令論壇、太陽能區域供熱論壇和煤改清潔能源論壇。政府部門有關領導詳細解讀了最新可再生能源政策,探討可再生能源技術方案在山西省適用性和可行性探討。

隨著世界能源緊張加劇和世界氣候環境的惡化,全世界對新能源的利用都非常重視。“消費者和生產商對太陽能的認識已經發生了轉變,目前太陽能正從單一能源向空氣源、光伏等多種能源綜合利用方向轉變。”IMSIA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陳講運表示。“歐洲利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區域供熱市場已形成規模,技術成熟,并已得到大面積的推廣應用。中國企業和工程商要走出去,多學習,探索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清潔能源區域供熱新路。中國2/3以上的區域冬季需要供暖,市場巨大。”
當前,我國居民供暖以燃煤為主。截至2016年底,山西、山東、河南等省份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80%左右,其中,燃煤熱電聯產和區域鍋爐房供暖等占90%,可再生能源等清潔供暖占10%。同時,農村供暖基本以散煤取暖為主,農村是推進清潔取暖、防治大氣污染難度最大的區域。可再生能源供熱主要包括地熱能供熱、生物質能供熱、太陽能熱利用、清潔電力供熱等。供熱是人民生活和眾多生產活動的基本能源需求,在全球終端能源消費中供熱占到50%左右,可再生能源供熱是供熱消費的重要方式。近年來,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勢頭較好。各地區通過開展試點示范、財政補貼等方式推進清潔取暖,新能源供暖已有一定基礎。新能源供暖面積在河北省超過7200萬平方米,山東省接近1億平方米,河南省約2600萬平方米,山西省約1200萬平方米。太原和大連是我國僅有的清潔供熱政策性補貼的2個城市,吸引了國內知名可再生能源品牌前來拓展市場。在此次博覽會清潔供熱論壇上有關專家介紹說,可再生能源適合分布式利用,在解決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替代散煤方面可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在同樣的支持政策條件下,可再生能源供暖更具有優勢,在多種清潔能源取暖方式中,應優先考慮可再生能源。
以政策為牽引,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為推動的2017山西(太原)國際可再生能源博覽會無疑加速推動了煤碳大省轉型發展。本次展會成功舉辦將對山西乃至西北地區的綠色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和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