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企業報》記者在對家電企業、行業協會、零售商采訪過程中深刻感受到,在消費需求不斷升級、新技術層出不窮的產業背景下,傳統家電業的發展正遭遇關聯新興產業的沖擊,面臨著被邊緣化甚至被替代的危險。
來自青島海爾(28.17,-0.52,-1.81%)的一位從事物聯網冰箱研發的技術人員表示,“不做大自己,今后就面臨被邊緣化或被替代,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太陽能熱水器在三四級市場上的強勢崛起,已將電、燃氣熱水器擠到了墻腳邊。同樣,電視機企業如果不推出智能電視,就會面臨著被電腦、手機等產業企業的兼容式替代。如果家用空調企業不創新能源供給方案,就會被太陽能空調擠壓,而溴化鋰、水系統等傳統中央空調則面臨著水源或地源熱泵中央空調技術的強大沖擊。
新老企業同發力
自去年以來,老牌家電企業圍繞產業升級陸續拋出了一系列趨勢性技術解決方案,海爾的全套物聯網家電、美的全套太陽能光伏白電、萬和的多能互補能源集成熱水系統、小天鵝的智能電網洗衣機、長虹的太陽能光伏電視、新飛的太陽能光熱冰箱等層出不窮。
在家電觀察家孫玉琢看來,“這些大企業發力的新能源家電,不一定會很快在市場形成銷售規模,屬于一種戰略卡位。畢竟與很多新興能源企業相比,這些傳統的家電大佬們,有實力、有品牌、有人才,肯定要領先一步。”
美的制冷家電中國營銷總部副總裁王金亮指出,“大力發展新能源家電,推動傳統家電的技術創新是美的‘十二五’企業規劃中的核心內容。”
不過,《中國企業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身披綠色、低碳、環保等外衣的太陽能、淺層地溫能企業們,也不甘示弱,積極借助國家“節能減排”的政策東風,開始了市場的新布局。
去年底,新能源企業四季沐歌則搶先推出物聯網太陽能,試圖與物聯網家電一較高低。同時,還面向城市商業住宅推出了多能互補的一站式熱水系統解決方案,在農村之外尋找新的增長點,還要進一步擠壓傳統熱水器的生存空間。太陽雨則悄然布局太陽能光熱空調的研發,欲立足于太陽能光熱的技術升級與創新。地源熱泵技術系統集成商華清地熱繼北京奧運會后,再度為上海世博會提供江水源和地源雙系統的綠色中央空調解決方案。
太陽雨新能源集團董事長徐新建則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長期以來,人們總認為太陽能光熱產業的門檻低,實際上這一領域的技術創新升級空間非常大,未來擺著我們面前的創新任務也很艱巨。我們將立足太陽能光熱產業,提供熱能解決方案,做大太陽雨時也要做強光熱產業。”
政策決定方向
3月初,國家財政部、住建部兩部委聯合發布《進一步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通知》,明確提出在“十二五”期間,要切實提高太陽能、淺層地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重,通過開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集中連片推廣、豐富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形式和應用領域,中央財政將安排專項資金推動。
對此,中國建筑(3.70,0.02,0.54%)科學研究院環能院院長徐偉指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地源(水源)熱泵、太陽能光熱提供生活熱水和采暖、太陽能光電,此外還有風能、生物質能。這意味著,可再生能源的相關企業可借助這一政策率先在大規模、批量性的建筑工程中實現推廣普及和示范作用。
華清地熱總經理陳燕民向《中國企業報》記者指出,“這一政策從項目試點到城市示范,到今后的全國性集中連片推廣應用,表明了國家從能源安全的戰略高度對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和普及給予肯定。對于企業而言,也可以借助政策力量,以各業態建筑項目為突破口,培育和引導新的市場消費習慣。”
此前,四季沐歌新能源集團總裁李駿則透露,“無論是兩部委的通知,還是此前中央明確的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建設,都給我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顯然,無論是此前的城鎮化建設,或是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都需要環保新能源的系統解決方案助航。”
孫玉琢指出,與傳統家電企業的升級相比,新能源企業的發展動力主要來自于代表未來方向的產品和技術,而后勁則是國家一系列戰略政策的支持和推動。這也將成為當前眾多太陽能企業突破農村市場困局的發力點。
市場決定成敗
對于傳統家電企業而言,到底意味著什么?是沿著現有產品的發展方向,積極引進和吸收一些新技術實現傳統產品的革命升級,還是實施產品的關聯多元化擴張,將觸角伸至太陽能、淺層地溫能、生物質能等領域,尋找新的產業空間?
剛剛在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公布的2010年度商品銷售統計調查中奪得燃氣熱水器綜合市場占有率和市場銷量雙桂冠的萬和,其品牌管理部部長李慧珍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燃氣熱水器第一對于萬和已不重要,我們更多的是考慮未來如何立足燃氣具事業,通過產品和技術的創新獲得好的發展。”
據悉,早在多年前萬和電氣(27.71,-0.10,-0.36%)便投身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空氣能+燃氣、太陽能+燃氣、電能+燃氣及多能互補能源集成熱水系統的研發,并加大了對新型節能環保鋁合金換熱器熱水器的研發,從而實現了將傳統產品升級與新興產品布局的融合式發展。
李慧珍坦言,“上市后的萬和將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更大的成長動力,這也將會推動我們在多能互補熱水系統上的持續創新。”同樣,《中國企業報》記者了解到,去年底成功推出全球首臺太陽能光伏發電變頻空調的美的,在實現了第1000萬臺變頻空調下鄉后,也借助太陽能技術將美的在變頻上的優勢從中國快速推向全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