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來自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yè)聯(lián)盟的數(shù)據(jù)顯示,平板太陽能產業(yè)近兩年的增長速度均超過43%,在太陽能熱利用行業(yè)呈現(xiàn)比真空管太陽能更快的增長勢頭。該聯(lián)盟認為,未來15年內,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將給平板太陽能行業(yè)帶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
在3月份舉行的第四屆中國(濟南)太陽能利用大會暨展覽會上,記者看到,平板集熱器和真空管集熱器成為展會上對壘交鋒的兩大主角。
在一家平板太陽能展位前,濟南海德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的銷售人員陳光生告訴記者,近幾年平板集熱器市場發(fā)展迅猛,銷量幾乎每年都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長,其所在的海德公司自2007年至今已累計銷售平板集熱器一萬臺左右。
陳光生也坦言:“2007年初剛剛向市場推出平板集熱器時十分困難,很多消費者對產品并不認同,甚至有不少人在看到一層鋼化玻璃包裹的表面平滑、面積達到兩平方米的集熱器后十分詫異,以為我們賣的是門。”
“但經過多年的推廣和相關的政策支持,如今平板集熱器的發(fā)展空間已經大大拓展。”陳光生告訴記者,其公司生產的平板太陽能在濟南市場的占有率已達到了20%―30%,在燕山新居和陽光舜城等多個居民小區(qū)都可見到其產品的身影。
國內外境遇兩重天
記者了解到,平板太陽能是相對于真空管太陽能來說的,在抗重、承壓、防凍、陽光吸收率、使用壽命等方面,平板太陽能都優(yōu)于真空管太陽能;在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方面,因為平板太陽能多采用壁掛方式,形態(tài)結構靈活隨意,所以更容易與建筑融為一體。
綜觀太陽能熱利用的現(xiàn)狀,國外更為青睞平板太陽能。據(jù)統(tǒng)計,在歐美國家,平板集熱器的占有率達到了99%左右;而在全世界的范圍內,這一比例也高達94%,相形之下,真空管集熱器的占有率僅為2.4%。
然而,與歐美不同的是,在中國市場上,卻是真空管集熱器獨領風騷,就拿熱水器來說,最近幾年,我國平板太陽能熱水器所占的市場份額只有10%左右。
“在國內太陽能熱水器市場上,至少在長江以北的地區(qū),真空管集熱器還是主流。”A.O.史密斯熱水器有限公司濟南銷售經理柏義告訴記者,A.O.史密斯公司自1998年進入中國,現(xiàn)在其在市場上的主打品牌還是真空管集熱的金圭內膽太陽能熱水器。
發(fā)展普及遭遇技術瓶頸
為何平板和真空管在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比例構成差別如此明顯?
平板太陽能比真空管太陽能成本高,這是阻礙平板太陽能深入推廣的一個障礙因素。淄博桑貝斯太陽能設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大約相同面積的平板太陽能比真空管太陽能貴1000元左右,的確不具有價格優(yōu)勢。
“價格差異源于技術。”柏義告訴記者,雖然在歐美國家,平板集熱器相對普遍,但在中國,真空管的技術要更為成熟。國內的平板集熱技術很難達到國外的相同標準,即便達到,與高技術同步帶來的也是高成本,一臺達到歐美技術標準的平板集熱器的造價約為一萬五千元人民幣,銷售價格還會更高,這顯然不具備市場競爭的能力。如果制造商為了屈就成本,同價位的平板集熱器技術很難與真空管集熱器抗衡。
柏義的這個觀點也得到了力諾瑞特山東分公司經理主明春的認同,他向記者介紹說:“真空管集熱器可算作中國的自主知識產權。防凍和保溫是太陽能熱水器的兩大核心技術,而與真空管集熱器相比,平板集熱器的保溫性能較差。具體而言,太陽能熱水器可以分為低溫、中溫、高溫三大系統(tǒng),在低溫系統(tǒng)中,平板集熱器與真空管集熱器相差無幾,但水溫達到60攝氏度左右時,平板集熱器便會遭遇到瓶頸,即此時的吸熱速度與散熱速度達到均值,水溫很難繼續(xù)提升,而真空管熱水器則沒有這個問題,因此在中溫和高溫系統(tǒng)中,真空管集熱器擁有絕對優(yōu)勢。”
作者:王佳聲 隋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