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陽光產業需技術資金支持
“日照太陽能行業發展正面臨新一輪洗牌。”10月20日,日照首個“新能源利用科普示范村”試點工程建設啟動儀式在東港區宅科村舉行,日照太陽能協會會長張守勤說,目前日照太陽能發展從低門檻向高門檻發展,急需資金和政策支持。據悉,日照上百家太陽能企業多為家庭作坊式生產,資金、技術短缺。行業亟需抱團取暖,打造日照品牌。
日照具有良好的太陽能光熱應用條件,屬太陽能資源較豐富地區。據日照市太陽能協會透露,目前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居民太陽能熱水器普及率達到90%以上,城郊農村居民太陽能熱水器普及率達到35%左右,全市太陽能安裝面積達100萬多平方米。
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日照市積極推廣應用太陽能光熱產品。減排節能的城市建設理念也帶動了太陽能光熱產品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目前全市從事太陽能熱水系統生產的相關企業有150余家,從業人員有3萬人。
張守勤說,在日照市太陽能推廣應用工作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同樣面臨太陽能行業發展的瓶頸,從企業的規模和檔次來看,日照尚未形成一個與太陽能應用相適應的產業集群,全市太陽能企業多為規模較小的家庭作坊式生產企業,產品技術含量和檔次普遍較低,尚未明確一個規范行業發展的政府主管部門,企業間只能在低水平上惡性競爭。日照太陽能行業的發展需要所有企業抱團取暖,主打品牌戰略,大力發展知名品牌。
“太陽能產品面臨著更新換代,因為科研力度跟不上,日照目前的太陽能產品沒有突破,近些年鮮有新產品生產。”張守勤說,小型企業推新項目經費不足,政府支持力度不夠。市太陽能協會集資研發出新的太陽能熱水器,幾分鐘內水就可以燒開,市民用太陽能熱水器不僅僅是熱水,而升級為開水。但是因為沒有資金,上不了新設備,新產品也無法模具化生產,更無法步入老百姓生活中。
“很多人說太陽能熱水器的發展在日照快飽和了,市場發展空間不大,這是錯誤的。”日照市一家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商說,日照城區居民樓建設都往高里蓋,小高層樓房難安太陽能。其實,現在很多大城市高層居民樓都安裝整體集熱太陽能設備,分戶計量使用,集能設備放在樓頂,水箱在地下,老百姓使用成本更低,并且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也能解決高層安裝面積問題。
江蘇:工程市場快速發展
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市場的快速發展,政府無疑是最大的推手。而眾多太陽能熱水器生產企業,也很好地領會了江蘇的戰略意圖,并以建設綠色江蘇為抓手,大力開拓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并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太陽能熱水器與建筑一體化在江蘇取得了一定成效。
即便如此,江蘇的太陽能工程市場依然存在部分瑕疵。例如,江蘇不少企業在太陽能熱水器一體化方面做不大、做不強,很大程度上是跨不進門檻。所有太陽能企業在做工程時,方案是企業做的,但最后必須要設計院的圖簽。因為對于國家審圖部門來講,必須是他們認定的總包設計院,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只有通過設計院來承接工程。換句話講,如果國家能進一步放開限制,那么對于太陽熱水器企業來講,就是一個核裂變般的發展,會對太陽能行業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目前,江蘇太陽能設備廠家也希望和設計院溝通,因為溝通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些工程信息,包括企業、住宅、市政工程、公用工程等等,相當于企業的眼睛。江蘇太陽能行業做大、做強,未來有可能進行專業的分化:有些廠家就專門生產熱水器,甚至行業協作的最終結果很可能還會細化,細化到有的廠家就生產玻璃管或熱水器的組裝,還有的廠家就負責現場的施工。一專多能當然好,但更現實的是分工合作,哪怕專做某一項局部配件。好比汽車、飛機的生產,是社會化的合作而不可能單槍匹馬,這就是現代化的工業模式,江蘇也不例外。
當然,對于江蘇太陽能工程市場而言,還是積極性因素更多一些。2008年江蘇率先制定了12層以下建筑強制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法規。一個地方法規從出臺到落地總會有一個過程,但在江蘇因為有著一套高效的管理體系,這個過程較其他省份明顯較短。自該政策出臺以來,太陽能熱水器工程市場迅速被激活。如力諾瑞特與江蘇某知名地產商結成戰略合作伙伴,該地產商所有的在售商品房均統一安裝了力諾瑞特太陽能熱水器,這也是長期以來一直強調熱水工程與建筑一體化的力諾瑞特的長項。江蘇華揚、太陽雨等本地品牌也大規模地開展工程營銷并取得良好的業績。值得一提的是桑樂太陽能在蘇南市場的工程項目做得比較突出,部分項目還受到了當地政府的肯定與表彰。工程市場主要還是集中在城鎮,另外,新農村建設中居民集中居住房的建設,也為工程市場的開發提供了新的契機。至2011年,有的企業在工程熱水系統的營銷額已經占到整體營銷額的40%,較之以前整體上只有5%~15%的比重而言,這種增長可謂突飛猛進。可以預見,在完成對銷售終端最大化下沉之后,江蘇的城市建筑熱水工程市場必將成為各品牌的必爭之地。
湖北咸寧:鄉鎮市場銷量大增
“城區太陽能熱水器用戶在減少,可鄉鎮銷量卻大增。”秋冬季節,正是太陽能熱水器的旺季,可不少咸寧的商家卻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隨著咸寧城區商住樓的日益“長高”,太陽能熱水器如今備受“冷落”。
在市區幾家大型家電賣場,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燃氣熱水器和電熱水器,但就是難見太陽能熱水器的蹤影,有的家電賣場甚至只有簡單的宣傳單,而根本沒有樣機擺放。在溫泉體育路、銀泉大道上,以前經營太陽能熱水器的門面,有的關了門,有的改成了其他招牌。
城區某家電賣場一負責人表示,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小高層或者6層以上的建筑越來越多,很多小區考慮到安全問題都會禁止住戶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另外,由于樓頂面積有限,只能容納有限的用戶安裝太陽能,這些原因都導致了太陽能熱水器銷售市場逐漸的萎縮。
溫泉茶花路某家電負責人說,在2008年以前,新開發的商品房還不是很多,樓層不高,很多樓房可以安裝太陽能,所以那時候的太陽能熱水器銷售很火爆。“以前太陽能熱水器能占到整個熱水器銷量的一半以上,但現在除了單位宿舍集體團購外,很少有單個用戶來購買。”該負責人無奈地說。
家住溫泉幸福路汪女士馬上要搬新家了,由于新房是電梯房,無法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她只能選購燃氣熱水器。她說,雖然太陽能熱水器節能,但冬天用熱水還是很不方便,燃氣熱水器和電熱水器即開即用,更加實用和方便。
在城區太陽能熱水器用戶不斷減少的情況下,鄉鎮市場卻成為銷售重點地區。家住咸安馬橋徐女士剛買了一臺2880元的太陽能熱水器。她說,太陽能節能實惠,而且帶保溫功能,覺得很劃算。從溫泉體育路多家太陽能經銷店了解到,由于鄉鎮住戶不受高樓層限制,不少村民都興起用上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銷售的主要方向已經轉向了農村市場,而商家為了搶占鄉鎮市場,也不斷改進太陽能熱水器的功能。比如太陽能、電能通用,不須等待即有熱水;有的廠商還打出了真空集熱管15年保修等服務承諾。
昆明這個地方是我們國家太陽能起步比較早的地方,也是空氣能熱水器起步較早的地方,這里的市場經過6、7年的發展和完善,現在熱泵和太陽能在熱水上面已經結合得非常緊密了。
首先是空氣能熱泵的品牌漸漸多了起來,截至目前,大約有五六十個品牌在昆明這里銷售;另外就是這些品牌逐漸呈現出不同層次,在昆明乃至云南省的空氣能熱泵大、中、小品牌開始分化,并且有些品牌也逐漸在某一些市場形成很強的優勢,成為一個市級范圍的銷售冠軍。說到這里太陽能和熱泵的銜接性很強,在經銷商和消費者那里都能體現,他們結合在一起是很常見的,熱泵熱水器在消費者那里逐漸被認識。且效果最為明顯的主要集中在中小型賓館的客戶群體中,在有些中小型賓館群里,熱泵熱水器的認知度甚至達到了50%,說明了熱泵熱水器的發展在昆明市甚至云南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現在,在云南做得比較好的熱泵品牌有美的、同益等,自熱泵進入云南市場以來,普遍增長速度還算強勁,2003年到2010年平均每年以60%以上的速度增長,去年云南全年的銷售總額大約在5000萬元左右,比2009年累計增長15%。總的來說,在昆明家用機和小型賓館安裝熱泵熱水器的比例更大一些,而其他地級城市相對則工程機做得好一些,如曲靖、文山、楚雄、寶山、玉溪等。
昆明市里面,熱泵的家庭用戶還是比較多,主要是經濟條件還不錯,有不少人喜歡用這種高端的熱水器,他們覺得這種”奢侈品“能夠體現身份。但其他地級市就不同,很多人不愿意購買,所以太陽能在當地還是占據了主體消費市場。
云南的旅游業發達,政府也都十分提倡使用節能產品,在這方面下的功夫也很大,所以在工程實際應用中,熱泵輔助太陽能,或者是太陽能輔助熱泵,兩者結合得都十分緊密。到目前為止,熱泵的市場份額不大,所以暫時對太陽能也構成不了威脅。
對于熱泵經銷商而言,第一種方式是利用太陽能的各級中小代理商和直接面對消費者銷售;第二種方式,可以把太陽能商家做為熱泵的代理商。企業一定要結合云南市場的特殊情況(云南省全年日照時間長,陰雨天氣只有一個多月,太陽能在這里很有市場)推廣產品。
在云南有很多本地太陽能廠家,現在有不少熱泵企業是和當地的太陽能廠家合作的。他們有雄厚的資金作為依托,有大中小代理商賣產品,有無數熱水工程,太陽能的電輔助需要被熱泵來取代,所以熱泵必然成了首選。以玉溪為例,一位經銷商去年做了20多萬元的工程,而另一位代理商半年時間里就做了50萬元以上,他并不是將產品直接賣給消費者,而只是在自己現有的太陽能渠道上鋪貨。所以說,各經銷商銷售好不好,除了地區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對待及應用現有資源。
海南:太陽能利用率比較低
海南地處低緯地帶,光照時間長、強度高、空氣清潔度好,太陽投射角度大,陽光穿透性強,擁有極為豐富的太陽能資源。雖然海南省近年來在開發利用太陽能和推廣太陽能產品方面取得一些進展,但總體上看,海南省太陽能利用率較低,太陽能熱水器的保有量占全國保有量的比重小,太陽能熱水器的住宅普及率也不高,這種狀況與海南擁有的豐富太陽能資源不相稱。
目前,海南省的建筑與太陽能一體化應用設施的推廣工作一直沒有很好的效果,并且許多建筑商、賓館、酒店對于太陽能設施的安裝有一定的抵觸情緒,原因在于海南太陽能整體行業無序生產安裝,絕大多數太陽能企業存在三無現象,即完工項目無監測系統、安裝人員無技術、產品性能無標準。
而不少從事太陽能產品銷售的企業則認為,海南太陽能推廣利用難、利用率低,尤其是普通百姓摒棄太陽能產品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光能轉換設備價格比較昂貴,海南市場承受能力弱;二是太陽能作為熱水器的用途在海南不太受歡迎,因為長夏無冬的海南島居民都習慣用冷水洗澡,認為購買太陽能熱水器沒有必要;三是很多老百姓節能意識還不強,對太陽能的理解認識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