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家電下鄉整體銷售狀況良好,銷售規模突破1億臺,彩電、冰箱、空調銷售額均超過300億元,同比增長均超過10%。由此可以看出,大家電仍是家電下鄉最受歡迎的產品。而數據同樣顯示,“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小家電自下鄉以來,微波爐、電磁爐、燃氣熱水器、電熱水器等一直未能在農村市場上獲得爆發性增長。目前,微波爐和電磁爐的推廣普及還集中于城市,兩大傳統熱水器在農村市場也受到了太陽能熱水器的極大沖擊。
是農村消費者不了解、不需要小家電嗎?不是。在家電下鄉之初,小家電也曾風光一時。數據顯示,2009年8月,熱水器、微波爐、電磁爐等小家電環比都出現了大幅增長,增幅分別達到128%、456%、477%。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返鄉進城務工人員帶回的生活和消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農村消費者對于小家電產品的消費需求有了較大提高。而家電下鄉在為農村消費者帶去實惠的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消費熱情。但是在政策的持續推進過程中,小家電在農村市場的銷售美景卻未能持續。有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小家電在農村銷售遇冷,首先在于小家電對于農村消費者來說并非生活必需品,而是用于改善生活品質的東西,消費的迫切性不如彩電、冰箱等大家電。而13%的補貼額度對于單價偏低的小家電來說也不算多,難以激發人們的購買熱情。但筆者認為,農村消費者對于產品質量及售后服務的擔憂是阻礙其實現購買的重要原因。
河北省工商局日前公布的2011年度全省12315投訴受理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家電申訴增幅較大,特別是小家電和電炊具商品首次躍居家電類申訴的前兩位。另外,家電維修服務的問題也較為集中,企業服務質量尚有提升空間。分析原因,首先是由于行業門檻低,部分企業把關不嚴,造成產品質量不過關;其次是售后服務體系不完善,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沒有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大多委托其他維修店負責售后維修,維修質量無法保障;而廠家承諾的“三包”期限較短,維修標準不統一,維修費用也不透明;再其次,由于小家電更新換代快,產品出現問題后無法維修也是客觀存在。
上述問題不只發生在河北,在廣大農村還要加上一個“更”字,因為農村市場充斥著諸多雜牌產品。
相對于大家電來說,小家電日常使用率高,本身折損率也偏高,而農村家電維修難、維修費用高,客觀上也制約了農村消費者對小家電的購買欲望。
筆者認為,農村市場對于高品質小家電的需求仍然存在,只是需要企業用適銷對路、質量過硬的產品去打動農村消費者的心,同時還要提高產品售后服務水平,消除人們消費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