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經過了自2000年至2009年快速增長的黃金期,尤其在2008、2009年兩年的大規模產能擴張之后,自2010年開始趨于平靜,與往年30%的增速相比,2011年是太陽能熱利用產業歷史上增速最慢的一年,僅為17.6%。面對行業增速放緩的現實,霍志臣認為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方面是前幾年家電下鄉的過度透支;另一方面是產業質量本身暴露出諸多問題,對建筑開發商來說會產生為難情緒。
霍志臣對產業未來發展充滿希望:“就2012年至2015年的發展形勢來說,我們經過對皇明、力諾瑞特、桑樂、太陽雨、四季沐歌、清華陽光等40多家骨干企業的調查,他們的增速都強調在20%到30%。其次,國家出臺了百城太陽能發展規劃、200個綠色能源縣的發展規劃、1000個太陽能示范區、10000個太陽能示范鎮,各省市也出臺了相應的優惠政策。另外,從國際大形勢來說,節能減排也是永恒的主題。”
由此看出,盡管2011年增速有所放緩,但隨著政府對太陽能產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將為太陽能的未來發展帶來新動力,霍志臣認為,“將2012年的行業增速目標定在18%,是可以的。”
2001年,住建部與太陽能行業首次推出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概念。10年后,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內容升級至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霍志臣表示,“2011年,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達到了5700萬平方米,保有量達到了2億平方米”,而對于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的未來發展,城市市場將扮演著主要力量。
首先,目前國家出臺了可再生能源法,鼓勵單位和個人安裝和使用太陽能利用系統;各省市也相繼出臺了強制安裝政策,對具備太陽能光熱條件的建筑,都將強制要求安裝太陽能光熱系統;還包括保障房的建設,也強調了要統一安裝太陽能熱水器。
其次,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也引起了各地設計部門對太陽能行業的了解和關注,設計部門加深了與廠商的溝通和合作,在項目初期,就把太陽能安裝所需要的管路布置、安裝位置、防雨等必要因素考慮在內,力爭做到美觀實用可靠。
再次,在產品質量方面,不管是真空管熱水器還是平板熱水器,產品質量、性能大大提高,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產銷量世界第一。即將于8月1日正式施行的《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限定值及能效標識》,或將洗牌太陽能行業,對企業技術升級改造以及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都具有積極意義。
同時,PM2.5被首次寫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此,業內人士的解讀是:2012年,新能源產業將繼續升溫;綠色建筑及建筑節能改造將得到深化;城市工業節能步伐將進一步加快。確實,建筑節能已成為“十二五”節能減排重要一環,大力推廣使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將是一個大趨勢,未來推廣太陽能與建筑相結合的障礙將會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