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的第一件事就是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為此,許多消費者提前就做好了計劃,通過在網上查詢、去太陽能熱水器專賣店咨詢和熟人推薦等途徑選擇了適合自己的品牌。可在安裝時遇到了麻煩。
住戶在領鑰匙時支付了他們并不十分清楚的“樓頂防水層保護”押金。押金,顧名思義,在不違反規定的條件下是要退的,金額大多在1000元左右,所以,只要給開收據,住戶是不會拒繳的。但有的入住協議細則上規定,住戶必須安裝特定品牌的太陽能熱水器,如果擅自安裝規定之外的品牌,則視為樓頂防水層“已被破壞”,押金不退。
既是特定品牌,對樓頂的防水層的保護就應該進行特殊處理。譬如,協助建筑商對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樓頂進行規劃,依據住戶的數量來確定熱水器安裝的數量和互不遮光的位置,在承重墻上端筑好水泥墩,水泥墩上預埋好螺栓等,特定品牌還要在這些水泥墩上固定角鋼等以固定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支架,這樣才能讓熱水器“懸”在防水層之上,真正起到不被破壞的作用。
特定品牌,霸王價。與消費者之前了解的同樣品牌、同樣規格、同樣型號的產品價格相比,安裝時每臺要多支付七八百元,冤透了!有的消費者了解情況之后,干脆選用了電熱水器。他們反映說,壟斷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樓房,這些品牌對樓頂并沒有進行任何保護性處理。
太陽能行業內何以出此怪相?
前不久,就壟斷品牌安裝問題,筆者詢問了地方消費者協會。他們回答說,壟斷安裝是不允許的,他們接到的投訴也很多,無論是找物業還是找太陽能經銷商都給消費者進行了答復處理。但解決的終究是個案,無法從根源上杜絕。那么,消費者多花七八百元購買自己不中意的產品,錢到底花在哪里了?
據太陽能熱水器經銷同行透露,凡是想壟斷安裝的品牌,經銷商必須要和物業搞好關系,承諾每安裝一臺,要付給物業好處費500元;既然是壟斷安裝,個人可以隨意加價,價格從200元到300元不等。經銷商和物業的“雙贏”利潤自然由消費者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