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進步曲折在所難免
太陽能行業從一個技術水平落后、銷售市場狹小的平民行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行業體系,同時國內光熱市場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產銷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中國太陽能行業走過了一段艱辛的發展歷程,而這其中,也并非都是一帆風順,行業每前進一步,都可能會走十步的彎路錯路。就像黃鳴在發布會上指出的太陽能行業存在的兩個“潛規則”——支架不牢和電熱帶暴露的問題。其實這并非什么行業潛規則,不過是太陽能熱水器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安全技術問題,產品在設計之初難免會有潛在的缺陷,只有在使用過程中暴露出來,才會有助于技術的改進和質量的提高。
有利因素眾多前景無限光明
整個太陽能行業發展到今天,行業日漸成熟、企業更加成熟、技術不斷革新、市場穩健增長、消費群體根基牢固,并非像外界所傳言“充滿潛規則”、“行業已經爛得不像話”。加之現在光伏產業面臨著破產,而與光伏產業發展模式截然不同的光熱產業卻迎來了發展的契機。太陽能行業正憑借著健康的市場、成熟的技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許多投資人和能源類企業都想在太陽能行業有所作為。
而就中國太陽能行業長期發展前景來看,無論是在產業結構還是市場規模,無論是資金投入還是消費需求,都會向著不斷完善、不斷擴大的趨勢發展。而之所以能夠做出這樣的推斷,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個有利因素。
首先,國家的政策支持增強了太陽能行業發展的信心。“十二五”發展規劃中,首次明確提出將在未來5年內,政府直接投資4萬億元用于新能源、節能環保技術等9大行業的發展。太陽能行業涵蓋了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技術兩個領域,太陽能企業發展太陽能的熱情和信心將會受到極大的鼓舞,相關資金投入規模和技術研發速度也會加大加快,這給太陽能行業的持續高速發展提供了動力。按照規劃,到2015年,太陽能熱發電裝機容量將達3吉瓦左右,市場總量達450億元。2020年以后,中國光熱發電市場規模可達22.5萬億-30萬億元,熱發電總量可占全年總發電量的30%-40%,中國農村太陽能應用量將達到60%以上,銷售額高達3600億元以上。
其次,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為太陽能行業發展提供了新路徑。在農村市場有所下滑的情況下,單靠增加農村用戶屋頂太陽能熱水器的銷售量已經無法帶動行業前進。而當前的建筑一體化項目正好為太陽能行業發展提供了契機。建筑一體化可以拉動太陽能產品成規模地生產與使用,對于產品質量和性能的要求也更高,這樣不僅促進了太陽能行業經濟規模的增長,同時也加快了技術創新的速度。國家制訂的未來5年3600萬套保障安居工程明確表示要求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全國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試點啟動,同時多個省市下發12層以下房屋需強制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政策,這些措施表明,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已經勾勒出一幅太陽能光熱產品城市化、規模化的發展路線圖。
再次,太陽能中高溫熱利用的廣闊前景激勵著眾多太陽能企業堅持不懈地尋求發展。當前對于太陽能的利用還以太陽能低溫熱利用為主,既以太陽能熱水器為主。太陽能中高溫熱利用較之于低溫熱利用,不是單純地從溫度上的升高,而是從產業規模和產業層次上都會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太陽能中溫熱利用可以廣泛地用于太陽能空調制冷、海水淡化、造紙、印染、橡膠等多個行業,而太陽能高溫熱利用還可以實現光熱發電,這無疑將催生眾多多層次的產業群,不僅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也會帶來巨大的環境效益。太陽能中高溫熱利用還剛剛處于起步階段,也正是因為現在還是基礎研發階段,才會使許多大型太陽能企業堅持不懈地在中高溫熱利用領域尋求突破,相信太陽能中高溫熱利用的發展一定會給太陽能行業帶來無限光明的前景。
行業發展路在當下
無論前景是多么光明,都需要一步步走好當下的路。而對于太陽能行業來說,國內許多企業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行業的進步做著貢獻。光芒的搪瓷太陽能、華揚的藍圭內膽太陽能、輝煌的防垢太陽能給行業內加快研發產業升級產品做出了楷模;皇明推出的“MePad”計劃為其他企業轉變發展思路提供了藍圖;日出東方集團在上交所上市更是向所有投資者顯示出太陽能行業巨大的潛力……所有這些都證明,“太陽能行業已經爛得不像話”其實是一句沒有根據的話,恰恰相反,眾多太陽能企業正在當下積極尋求突破,努力塑造企業形象,太陽能行業也正在蓬勃發展,而所謂的潛規則、行業地震都無法擋住行業前進的腳步,并最終被踩在行業前進的腳步下。
作者:李相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