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能行業素有“南平板,北熱管”一說,由于平板太陽能在保溫方面的局限性,在北方市場一直沒有太大作為,平板類的大品牌比較集中在南方。像五星太陽能、伯恩太陽能等企業,平板體能做的有聲有色,而在北方平板太陽能板塊,就缺乏這種強勢品牌。
隨著平板太陽能保溫技術的日益改進,在華北、華中等地區還是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尤其是在城市市場,平板太陽能頗受建筑商的喜愛,比屋脊式太陽能熱水器更“得寵”。從品牌戰略上來講,目前北方平板市場缺乏領導品牌,如果此時有企業異軍突起,在消費者占位或者品牌傳播上,都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北方太陽能并不缺乏品牌,除卻皇明、力諾瑞特、桑樂不說,澳柯瑪、福德也是中堅力量,但這些企業并沒有把平板作為重點,每個都有自己原來的基礎,并不會輕易改投平板板塊。這就給了北方中小型太陽能企業一個良好的機會,北方平板王虛席以待。
平板走建筑結合,路在何方?
近年來平板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結合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尤其是今年太陽能零售不景氣情況下,更多的太陽能廠家直接尋找上游客戶,與房產建筑商成為了伙伴關系。
據筆者了解,山東濟南宏力天揚太陽能就是尋找上游客戶比較典型的企業,該企業一直致力于平板太陽能的研發生產,去年更是推出一款頗為神奇的新品,據其介紹,該產品是目前行業真正能實現建筑一體化的產品。該企業依靠其技術與多家建筑集團有了合作,這無疑是給太陽能行業打開了一條新路。
不過,有得必有失,據悉,宏力天揚太陽能在陜西某工程就“砸”進去了,因為其產品售價很高,水溫上不去,不能滿足用戶的熱水需求,使用方很不滿意。此事件不僅是砸了自己的品牌和信譽,還把同行的飯碗給砸了。該地區的其他建筑商不再相信平板太陽能,任何項目也不配套,宣稱太陽能平板是很好,但是技術不成熟,一下子把業內其他牌子也給抹殺了,砸了行業的飯碗。
結合路上,技術是先行官
技術,是永恒不變的競爭力。太陽能平板欲與建筑緊密結合,必先修煉好技術,如果忽略技術急功近利,反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同時也不利于整個平板的健康發展。隨著進來行業內“皇明曝行業潛規則”事件的發生,引起了更多的行業外人士對太陽能的關注,太陽能產品讓更多雙眼睛“盯”上了。
其實每個企業家都想做好的產品,不過并不是每個企業都能辦到。要么是管理不到位,生產瑕疵太多;要么是銷售不暢,在利潤面前,質量不得不低頭;還有的是企業缺乏人才,有“家業”,沒人“打理”。不過筆者認為,在太陽能行業日漸成熟的當下,什么都不缺乏,包括技術。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企業如果能找到一個好的智囊協助,市場崛起絕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