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范圍內能源緊缺的狀況不斷惡化,世界各國也都在史無前例調整著對于開發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步伐,出臺各種各樣的政策措施鼓勵和促進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加速發展。伴隨著無錫尚德、天威英利、江西LDK等一批中國太陽能企業紛紛登陸國際資本市場,中國的太陽能光伏行業已經成為世界可再生能源行業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
中國雖然是目前世界上太陽能熱水器保有量最多的國家,但是人均保有量卻還遠落后于以色列等國家,中國市場已經正在成為國際市場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消費的成熟度上來看,歐洲仍是太陽能熱水器的最大消費者,但以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為代表的中北美洲市場、以南非等國家為代表的非洲市場、以土耳其、敘利亞等中東國家為代表的中東地區市場正在蓬勃發展;
從產品應用系統來看,以歐洲、澳大利亞等發達地區為代表,因為其自身對太陽能熱水器產品的認知和使用都較為成熟,加上其建筑本身的特點和消費習慣,大多以承壓系統的產品為主,而像中東、南非、印度等地區的產品需求更加接近于中國的市場狀況,以非承壓系統為主;
從產品自身的競爭力來看,真空管產品在一些成熟市場上,因為其相對于平板產品在冬季的卓越性能,而被定位為高端產品,但在有些國家和地區,真空管產品明顯被“虐待”為平板產品的“二流替補”,當然這和我們有些小公司本著“賺一分也是賺”的經營理念和粗制濫造的產品有關;
歐洲的平板式集熱器仍然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真空管產品還是一種補充,但是在部分市場上已經顯示出其本身所具有的性能優勢和中國制造的價格優勢;
總體上看,像“太陽雨”這類被歐洲同行稱為“中國的狼來了”的真空管產品和中國真空管熱水器企業正在形成國際市場上獨特的競爭力,正在逐步形成與傳統歐洲平板型熱水器企業分庭抗禮的有利局面。
中國太陽能光熱企業紛紛奔赴海外
繼2004年,太陽雨將中國的真空管太陽能產品第一次帶出國門,到2008年上半年出口近80個國家、銷量繼續以兩倍速增長,力諾瑞特、桑樂、皇明等中國太陽能光熱行業的龍頭企業們也紛紛進軍國際市場。除這些龍頭企業外,以生長于常州和浙江一帶為代表的部分中小企業,也在循著早年“浙商”闖蕩世界的模式,攜真空管產品的獨有優勢和他們慣有的的低價思維,早已經“漂洋過海”,在國際太陽能光熱市場上形成了一定的沖擊力;還有一些原來只專注于國內市場的企業,也開始參加廣交會或不惜成本參加國外的一些專業性展會,以尋求在國際市場分得一杯羹。
中國太陽能參與國際競爭的方式
毫無疑問,雖然真空管型太陽能熱水器是我們中國人引以為豪的僅有幾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產品之一,但是,那些“走出國門”的中國太陽能光熱企業卻并沒有真正的扛起中國自主品牌的旗幟,而都毫無例外的和其他傳統行業一樣,選擇了OEM(貼牌生產)方式。當然,在貼牌生產的過程中,那些中國企業在參與國際競爭的具體方式上也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各顯其能。
太陽雨在韓國設立獨資公司,在西班牙則成立了合資公司,并不惜花費,進行產品認證,目前已經獲得了歐盟、韓國、德國、西班牙、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近20個國家認證;力諾瑞特則發揮集團和合作伙伴的優勢,強力開拓國際市場;皇明也在近幾年,紛紛參加多個國際展會,展現其規模化和品牌的影響力;諸多的還有例如浙江神太等一大批中小企業,則完全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國際市場上,有些是從企業開辦之初就沒打算做國內市場,有的卻是先做國內市場又放棄國內市場而專門開拓國際市場。參加國際太陽能行業的學術會議是中國那些龍頭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樹立企業品牌形象的最成功的方式:皇明集團董事長黃明先生2006年就在聯合國的國際能源大會上發表演講,太陽雨集團董事長徐新建先生在2007年世界太陽能大會上代表中國企業發表的主旨演講。
中國太陽能的國際實力
坦率地說,中國的太陽能企業雖然在品牌經營、產品精細化、市場應用系統研究等等方面還比像澳大利亞SOLARHATT等領先企業有著一定的差距,但是,中國人從來都不缺乏智慧,中國的企業也從來都不缺乏市場運作能力,因此,那些參與國際太陽能競爭的中國企業和中國人,目前正在利用自身優勢,調動一切資源,不斷樹立著中國太陽能在國際市場上的品牌形象。
中國的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無論是產品技術,還是生產能力,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不但是因為真空管的特異性能,還在外無引進,內無參照的情況下,自主創造了完整的太陽能產品工業化體系,為世界大規模、標準化、規范化生產打下了基礎。
由于世界上不同國家、地區的消費者都有著對于太陽能熱水器不同的消費習慣,還由于各地水質不同、供水方式不同、建筑結構不同、國家標準不同和風俗文化等等的不同,形成了世界各國對太陽能熱水器產品諸多的個性化的需求。如果能夠同時滿足這些差異需求,就必須有強大的技術支撐和自主創新的能力。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正值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召開之際發表講話指出,世界各國都應該為“綠色經濟時代”打開大門,建立全球性框架,協調全球力量應對氣候變化,同時指出,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利用太陽能和風能領先的國家。
另外,聯合國準備推出一項在發展中國家推廣太陽能熱水器的計劃,能源署的官員考察了很多國家的光熱產業,2007年來到中國,經過考察后他們不得不說“要想在全世界推廣太陽能熱水器,中國是唯一可能的樣板”。這些足以表明,中國的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其他任何國家都無法超越的。從一個側面看出了中國太陽能在世界的地位。
事實上,中國的太陽能熱水器參與國際競爭,主要是真空管與平板的競爭。
真空管與平板的較量
中國以真空管式太陽能熱水器居多,占市場總量的95%左右。而歐洲平板太陽能熱水器占市場總量的90%以上。國外的平板太陽能熱水器具有五六十年的發展歷史,而中國真空管式太陽能熱水器真正發展的階段也只有不到20年時間。
平板型與真空管型太陽能熱水器在國內、國外這種偏向一邊的高占有率均是不正常的,造成這種不平衡性的原因是多方面,但是,毫無疑問,這兩種類型的熱水器在世界上各個地區都有著很強的互補性。真空管產品的高效集熱性能與平板相比不相上下,但是其超強的保熱性能又遠遠強于平板;而平板型產品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與建筑的完美結合有時真空管產品無法比擬的。
我們做過一個實驗,可以看出兩種產品在性能上的對比優勢。
德國的《太陽能風能熱能》雜志也認為“中國的真空管具有很高的吸收率,達到95%,發射率為5%,是一流的產品。”
在國外市場,真空管比平板的價格低,這是我們中國同行們的一致觀點,但也許你不知道,事實上,在許多地區,由于真空管產品所表現出來的優異性能,卻屬于高檔產品,市場銷售價格遠遠高于同類的平板型產品。因此,高額的中間利潤對國外經銷商來說有著強大的吸引力。據了解,土耳其南部地區有很多太陽能企業,但由于近年來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利潤下降,很多企業紛紛關閉,企業主們則轉做中國產品的代理商。
中國“狼”來了
中國太陽能進入國際市場,為國外太陽能生產企業帶去了極大的競爭壓力。
目前,中國的多家太陽能產品已經打入德國市場,并且在德國發展趨勢很好,德國的一份能源雜志曾以“太陽雨,中國的狼來了”為題,驚呼中國真空管太陽能對德國市場的影響,并分析了中國太陽能在競爭中所具有的優勢。
同時,這種擔憂也從少數的排斥行為上體現了出來。比如,在意大利的一次展會上,中國的一家企業在開幕式即將開始的時候,被展會組織方以熱水器中的巖棉不符合當地標準為由,請出展會現場。但后來經過到當地標準制定部門查詢,根本沒有對巖棉制訂過什么標準。
廣闊的國際市場發展前景
《SUN&WINDENERGY》在2007年3月刊登文章說,不僅富裕的歐洲使用太陽能,整個世界的太陽能市場都增長的很快。并評論說,“中國的太陽能占據了世界市場”又舉例說,中國的力諾過去幾年在印度市場的增長達到100%。山東力諾瑞特新能源公司董事長克勞斯•塔夫爾先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國際太陽能市場即將進入爆發期,從德國市場看,過去30年里,太陽能產品完成了3%的市場推廣量,而據預測,在未來15年,最多20年的時間里,太陽能市場推廣量將達到15%-20%。這意味著我們的銷售面積,將是現在的100倍以上。也意味著,我們任何一家太陽能企業,都將面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
而根據最新統計,太陽雨在2008年上半年實現了比去年同期增長200%的業績。其中東南亞、西歐、中東及非洲地區都以100%的增長速度發展,美國實現同期增長2倍,德國、西班牙也比去年同期增長100%。太陽雨集團董事長徐新建先生在談到太陽能光熱行業的發展前景時也公開表示:“我們這個行業具有無限的發展空間,企業間的競爭也是一種競合的關系,絕不存在誰打敗誰,唯一能夠打敗你的是你自己。”
兩封郵件背后的憂思
中國的太陽能行業無論是光伏還是光熱,都面臨著國際市場無限的發展空間,中國的從業企業大多數也都在產品的出口中獲得了利潤,從而為世界太陽能行業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中國人似乎天生就具有一種“堅強的扎堆特性”。進入到2006年,隨著無錫尚德在國際資本市場和產品市場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江蘇太陽雨在歐洲、韓國所取得的驕人市場業績,都毫無例外的促使著中國太陽能的同行們紛紛放眼世界,甚而放棄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轉而投入到產品出口的大潮中。
于是,自2006年起,諸多中國太陽能熱水器企業開始不惜成本,將標有典型的“中國制造”的真空管型太陽能熱水器出口到了世界各地。進入到2008年,從表象上看,中國的真空管型太陽能熱水器的產品出口同比增長超過30%,一些龍頭企業的出口額甚至翻了兩倍,一些“敲敲打打型公司”也依靠著獨具魅力的電子商務平臺實現著出口貿易額的持續增長。
但是,前不久,有兩封特殊的郵件,為中國太陽能出口敲了個警鐘。
一封郵件,是西班牙的一個太陽能熱水器銷售商發送到歐洲同行郵箱里的一封郵件,內容大概為:這位客商在中國某小公司進了6個貨柜的太陽能熱水器,在收到貨物后的四個多月時間里,陸續安裝完畢,但是從第二個月起,就有很多產品出現了漏水等質量問題,他多次聯系這家企業要求解決問題,結果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沒有解決問題的音訊。他在郵件中這樣寫到:“如果你沒有和這家公司合作的話,你就是萬幸的,如果你正準備或者已經在合作的話,你就要非常小心了!”
另一封郵件,是國內很多太陽能企業收到了一份“告太陽能同行的一封信”。內容大概為:中國太陽能出口形勢喜人,各太陽能出口企業出口量普遍大增,但在眾多企業中,也不乏有不負責任的企業,以低價格、低劣產品,沖擊國際市場,造成了一些地區特別是歐洲太陽能行業對中國真空管產品的不良印象,希望中國那些有責任的太陽能企業共同抵制這家公司。
本人將這兩封意義非凡的郵件轉給了中國農村能源利用協會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羅振濤前輩,他萬分感慨,同時也談到了他參觀今年6月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intersolar2008太陽能展會時的感觸:“中國的太陽能光熱企業要想真正與歐洲企業面對面競爭,就必須擺脫“中國制造”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低質低價”形象,而中國的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是完完整整的“中國創造”,是完全具備在國際市場上與領先型企業同臺競技的基礎和能力,但是我們不能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毀了自己的前途。”
中國太陽能光熱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幾點建議
幾年來,對這個行業有很多感悟,對中國的太陽能企業如何參與國際競爭也有些粗淺看法:
1.獨立自主產權的產品需要有獨立自主的品牌作支撐,
2.產品品質始終是參與競爭的核心要素,產品的差異化是競爭的必要手段。
3.認證是實現市場準入的有效途徑
4.中國企業在參與市場競爭的時候要避免自相殘殺
5.堅決的直面真空管對比與平板產品的優勢,并堅持替代性定位策略
6.政府加強對行業的宏觀調控和管理,杜絕上面兩封郵件中提到的惡行狀況的再次發生
7.實施生產準入制或出口核準制,杜絕不良產品踏出國門。
8.要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有技術創新的品牌,在國際業務合作中一定要保持我們品牌的獨立性,有了獨立性,才可以長久,才可能成為百年企業。也許目前中國大多數太陽能熱水器企業的實力還不足以在國際上過多地開展品牌推廣工作,但我們要有這樣的戰略眼光,一定要強化自主品牌建設。
9.中國太陽能熱水器企業要更多更好地國際化,宏觀的政府層面亦應“出手。”依靠市場規律調節和政府硬性約束的兩手抓,保障中國太陽能熱水器產業國際化的健康運行。政府應盡快出臺政策,支持促進中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國際化快速發展。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消費者在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產品時都有補貼,比如德國最高補貼達到60%,英國每套系統補貼500英鎊,奧地利政府對每個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補貼2000歐元等等。目前中國尚無太陽能熱利用方面的優惠政策。國家應該從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角度出發,采取相應措施,鼓勵、支持太陽能熱水器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換代活動,提高生產和消費的積極性。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市場環境中,政府應首先保障國內太陽能企業與國外太陽能企業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有一個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而不能在競爭力上短人一步。
10.政府在鼓勵出口的同時要加大督查力度。政府及相關部門在鼓勵和支持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同時,應出臺中國太陽能熱水器出口產品的標準,加強審查與監督力度,不能讓偽劣產品溜出國門,損害中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聲譽,以保證中國太陽能熱水器產業在國際上擁有良好的信譽度。中國太陽能熱水器制造企業應努力提高自身的研發、創新能力,靠優質的產品、良好的信譽來贏得國際市場的信賴,不能一味地搞模仿、壓價格甚至降低質量來換取訂單,這樣只會喪失中國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大好的國際市場。一些地方的一些小企業為眼前利益,出口一些低質低價的太陽能熱水器產品,已經影響了中國太陽能熱水器在當地的形象和市場。此一點,國家應加大監管力度,消除中國太陽能熱水器產業國際化的灰色地帶,開辟一方明凈的國際化天空。
作者:劉偉 龐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