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國為例,美國擁有全球第二的光熱發電裝機容量,多個大規模光熱電站的融資問題的解決得益于美國能源部推行的貸款擔保制度、以及美國聯邦投資稅收抵免政策的支持。
而伴隨貸款擔保計劃的中止,未來,美國的光熱發電產業又是否可以在缺失這根大梁后繼續保持堅挺呢?
長期依賴于政府的政策支持絕非長久之計,在太陽能熱發電產業推向全面產業化之前,一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是,如果沒有了政策的支持,光熱發電產業又能否走向自我持續?
貸款擔保計劃的推動
到目前為止,美國能源部的貸款擔保計劃共為可再生能源產業提供了345億美元的貸款擔保支持,新創造就業崗位約6萬個。其中共支持了5個光熱發電項目,總計獲支持額度為58.35億美元,總支持裝機容量達1282MW。
也正是得益于上述支持,美國的多個大規模光熱電站得以順利開工建設。美國能源部新聞處副主任WilliamGibbons表示,“貸款擔保計劃支持的光熱電站項目目前均在建設之中,這里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塔式電站,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儲熱電站,世界上最大的槽式電站。這些項目為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樹立了成功融資的典范。”
2009年,美國能源部向光伏創新企業Solyndra提供了高達5.35億美元的貸款擔保,但2011年9月6日,Solyndra即宣告破產,5億多美元的債務無法追回,此事件被認為是美國能源部推行的可再生能源貸款擔保計劃的一大敗筆,也成為該計劃被迫中止的導火索,在2011年9月30日貸款擔保計劃到期后,美國政府迫于壓力中止了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貸款擔保支持計劃,此后,美國的光熱電站開發商不得不開始從多種渠道尋求項目融資,如通過美國聯邦投資稅收抵免政策(ITC)獲得支持。
ITC政策力度較低
除了貸款擔保計劃,美國聯邦能源投資稅收抵免政策最初自2006年開始在太陽能住宅和商用建筑領域施行(2006-2007),2008年到期后,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SEIA)成功地幫助太陽能產業申請該政策的延期,同時使該優惠政策的適用范圍進一步擴大,補貼優惠也進一步擴大,即對太陽能電站建設成本給予最高30%的稅收優惠,并使這一計劃的有效期持續8年,到2016年年底到期。2009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ARRA)對能源投資稅收抵免政策(ITC)給予了最終確定,于2009年2月份正式頒布。
據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SEIA的數據顯示,聯邦太陽能投資稅收抵免優惠政策發布后大大刺激了太陽能市場發展,自2006年該項政策開始實施后,美國年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增長了16倍,年復合增長率達76%。
但美國太陽能熱發電產業協會CSPA執行主席Wilkins指出,ITC政策目前看來已經不那么重要了,經濟危機導致大多數公司難以享受到該政策的支持,美國當前依然處于經濟低谷期,但一旦經濟恢復,ITC將可以成為促進CSP項目融資的重要工具。
走向自我持續?
FrankWilkins認為,貸款擔保計劃是一項很好的支持政策,幫助太陽能熱發電產業從技術研發的“死亡之谷”中走向商業化應用。他認為,大多數新興技術在最開始難以商業化應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缺乏資本支持,而并非此項技術本身的問題,貸款擔保計劃降低了項目投資風險,使項目得以完成,從而推動新興技術的商業化發展。
他還說,“在過去幾年,上述計劃的支持是特別重要的,經濟危機讓大多數金融機構對新技術項目的投資變得更加謹慎,光熱發電項目想獲得私營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十分困難。而美國能源部提供的貸款擔保計劃照亮了不少深陷資金困擾中的電站項目。”
但若想獲得美國能源部的貸款擔保支持,并非易事。FrankWilkins解釋稱,“美國能源部對申報項目有十分嚴格的審核流程,只有真正優秀的項目才能夠獲得支持。”
Wilkins補充稱,“總的來看,貸款擔保和ITC都是十分重要的政策,基于它們的支持,光熱發電項目才得以順利建設。這些項目的建設也將加速光熱發電成本的下降,為光熱電站的開發積累經驗,找到更快速更高效的開發方案。”
貸款擔保計劃已經推動了美國多個光熱電站的開發,帶來了較強的融資示范效應。在貸款擔保計劃的中止期間,Wilkins十分確信的是,美國的光熱發電產業將能夠繼續吸引到足夠多的投資。在已被支持的大規模電站成功開發后,大規模電站的優勢也將逐漸被證明,未來的大規模電站將繼續增多。
上述被支持的五大光熱電站完工后,人們將可以看到光熱發電項目可以提供豐富的清潔電力,配置儲熱系統的光熱電站更是可以改變普通人群對“太陽能發電只能在有太陽時才行”的固有思維。
Wilkins的思路是,通過上述項目的成功運行,向世人證明光熱發電技術的優秀秉性和可投資性,以此來影響投資者的投資信心,促進私營金融機構加大對光熱電站項目的融資支持。
Wilkins強調:“不論白天還是黑夜,太陽能熱發電都將可以帶給人們源源不斷的綠色能源,增強人們利用太陽能替代化石能源的信心。這種信心的增強,特別是加深投資界對太陽能熱發電更加深刻的認識,將為光熱電站開發吸引到更多的投資商。”而這,或許正是擺脫對政府依賴的根本之道。
CSPPLAZA記者手記:
美國有貸款擔保支持計劃,西班牙有超高的FIT支持,這都在其光熱發電產業的發展初期,極大程度地解決了光熱電站開發的融資難題,有力促進了光熱發電的商業化應用。而反觀中國市場,對于需要大規模融資支持的光熱電站開發,我們有什么?
在這個艱難的時期,或許只有更多有魄力的企業站出來,推動中國光熱電站開發的第一波熱潮,以最終的電站建設成果來展示光熱發電技術的優點,影響政府的決策行為,向金融機構證明光熱電站的可投資性,我們才能創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