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新能源產業一樣,沿著全球可再生能源的變遷之路,太陽能光熱日益強盛,中國也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光熱產業大國,總集熱面積位居世界之首。而與其他新能源產業截然不同,太陽能光熱是唯一一個沒有通過國家大力扶持,靠創造性的內生需求而崛起的產業。然而,在新舊能源交替的過程中,與其他年產值超千億元的光伏產業相比,光熱產業如何在新能源領域更有作為,如何進一步打開上升空間,已經成為繞不開的話題。
“光熱行業零售市場已經連續3年增速放緩,雖然現在工程市場表現不錯,但是光靠熱水產品的規模擴張、成本優化、市場營銷,已經不能提高產品邊際效益,更妄談驅動產業發展。”這是一位做了10多年太陽能熱水產品的業界人士的憂慮,同時道出了尋求方向性突破的心情。
作為四季沐歌董事長以及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執行會長,徐新建做過這樣的描述:“大光熱是一條從熱水系統、熱采暖系統到熱發電系統;從單一能源、輔助能源到復合能源;從低溫、中溫到高溫;從間歇式、短期儲存式到跨季性蓄熱式;從家用、商用到工業的產業融合、擴張、升級之路,這是太陽能光熱的大方向和大未來,足以支撐我們這個產業向千億、萬億目標邁進。”
四季沐歌總裁李駿用“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四大變革方向”做了詳細闡述,即以“市場”為中心;“以光熱為核心的多元化發展和為客戶創造有價值的服務”為兩個基本點;4個方向的變革分別是“從產品制造到價值創造、從全產業鏈到全市場價值鏈的理念變革;從單一產品、單一模式創品牌到以大光熱為核心的相關產業多元化的產業變革;從渠道簡單批零到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的渠道變革;從粗放單一發展到多緯度綜合發展的方式變革。”
李駿表示:“具體到這次變革的方向和路徑,應該是從‘產能擴張模式’向‘產業融合擴張模式’畫出一條弧線,這條弧線是以‘后碳’時代的‘城市、人居、環境’為原點,以‘大光熱’為半徑,以‘太陽能技術的縱深發展和產品線及其價值鏈的橫向拓展’為兩極。”
李駿提到的“后碳”時代,其實是一種與清潔能源相結合的“有機的人居生活”。除了政策在不斷加碼,高污染落后產能的加速淘汰,以“節能、凈化、減排”為主題的消費升級正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調整著產業結構。
李駿坦言,這次變革無論是對四季沐歌還是光熱行業,既是趨勢,也是一種市場倒逼。趨勢是太陽能這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對化石能源已經進入補充替代過程。隨著太陽能中高溫技術、儲能技術的成熟,太陽能采暖、熱發電的萬億商機正在變現,同時,在民用、商業、工業應用領域以太陽能為主導的多能源復合應用,也打開了巨大的產業空間。
“倒逼”則有兩個層面的理解,一是渠道的倒逼,打通全產品線、全市場價值鏈才能有效綁定和提升經銷商價值;二是需求的倒逼,“綠色、智能、舒適、安全”已經從意識形態上升至理性消費行為。圍繞“綠色人居生活”進行的產業鏈延伸、產品創新、智能技術升級是包括家電企業在內的現代企業的共同目標。
有太陽能專家表示,在城鎮化的進程中,今后10年,預計每年將有一億個家庭進行舒適性的消費升級,不僅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將迎來爆發式的發展,節能低碳的太陽能熱水系統、熱采暖系統,太陽能制冷系統融入人居生活將成為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