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掀起太陽能區域供熱的發展浪潮,德國、丹麥、西班牙、捷克共和國等相繼發展各種形式太陽能采暖。丹麥是發展太陽能區域供熱規模最大的國家,計劃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終端消費能源的35%,到2050年實現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標;德國發展了太陽能集中集熱,直接為用戶進行供熱;瑞典則建立第三方能源管理機構(ESCO)實施太陽能區域供熱工程。典型工程有丹麥馬斯塔爾項目、德國漢堡布拉姆費爾德項目、瑞典馬爾默項目等。
國內太陽能采暖技術從2000年開始起步,前期在國家和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建設了一大批示范工程,2010年到2015年為太陽能采暖技術逐漸由示范工程向規模化運用轉型期。目前國內太陽能主要用于獨棟建筑或小建筑群采暖,運用形式為太陽能耦合熱泵進行供熱或太陽能輔助其他熱源進行供熱。示范項目集中于北京、西藏等地區,主要有河北經貿大學太陽能季節性蓄熱采暖及熱水綜合示范項目、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季節蓄熱太陽能供熱采暖區域供熱熱力站等。太陽能行業主要企業有四季沐歌、山東力諾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北京海林太陽能設備有限公司、遼寧三友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希奧特太陽能等。
國內太陽能供熱發展較晚,太陽能采暖技術不夠成熟,已建太陽能采暖系統運行過程中暴露出很多問題,造成太陽能采暖系統壽命短,運行效率低。針對這些問題,《中國太陽能采暖現狀及趨勢》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解決方案。有關專家建議,必須從設計、施工建設、運行維護三方面來解決太陽能采暖技術問題,保證太陽能使用壽命,提高太陽能保證率。
IMSIA的《中國太陽能采暖現狀及趨勢》中分析認為:未來國內太陽能采暖發展趨勢主要為在我國西部地區和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城市郊區、鄉鎮、農村推廣大型太陽能區域供熱;繼續推廣太陽能熱泵采暖技術;拓寬太陽能農村采暖市場。
IMSIA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在2015年沈陽太陽能采暖論壇的基礎上,整理編輯了《中國太陽能采暖現狀及趨勢》,歡迎大家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
免費下載鏈接
《中國太陽能采暖現狀及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