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前體物二次生成的細顆粒物是最重要的PM2.5成分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圖注: PM2.5的形成分為一次源和前體物(SO2、 NOx、 NH3、 VOCs等)排放。一次源主要來源于燃燒過程、礦物質的加工和精煉及工業加工過程排放;二次顆粒物主要由前體污染物轉化為無機氣溶膠(SNA)、揮發性有機物VOCs轉化而成的二次有機物(SOC)等。
發電燃煤消耗占比46%, 廣義熱力行業耗煤占到全國煤炭消費量的18%以上。 2014年七部委聯合發布的《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中顯示: 截至2012年底,我國在用燃煤工業鍋爐達46.7萬臺,總容量達178萬蒸噸,年消耗原煤約7億噸,占全國煤炭消耗總量的18%以上。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2015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合計39.7億噸,其中18.39億噸用來發電占比46%,假設廣義熱力煤炭消耗的占比18%, 我們預計包括城市熱力、工業鍋爐窯爐在內的熱力行業年消耗原煤總量將超過7億噸。
廣義熱力行業耗煤占到全國煤炭消費量的18%以上
煤炭燃燒是PM2.5排放重要來源之一。 根據中國環境出版社出版的《京津冀地區PM2.5污染解析及減排策略研究》一書的數據研究, 以京津冀地區為例, 2010年由SO2和NOx等前體物二次生成細顆粒物是最重要的PM2.5組分,總共占質量濃度的50-70%之間, 從燃料類型的污染貢獻角度來看, 煤炭占京津冀地區一次PM2.5顆粒物25%的排放(工業過程占比在40%左右、居民和商業小型鍋爐占比約30%), SO2和NOx 占京津冀總排量的82%和47%, 過度依賴煤炭的能源供應結構對京津冀地區PM2.5污染影響較大。
京津冀前體物二次生成的細顆粒物是最重要的PM2.5成分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圖注: PM2.5的形成分為一次源和前體物(SO2、 NOx、 NH3、 VOCs等)排放。一次源主要來源于燃燒過程、礦物質的加工和精煉及工業加工過程排放;二次顆粒物主要由前體污染物轉化為無機氣溶膠(SNA)、揮發性有機物VOCs轉化而成的二次有機物(SOC)等。
發電燃煤消耗占比46%, 廣義熱力行業耗煤占到全國煤炭消費量的18%以上。 2014年七部委聯合發布的《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中顯示: 截至2012年底,我國在用燃煤工業鍋爐達46.7萬臺,總容量達178萬蒸噸,年消耗原煤約7億噸,占全國煤炭消耗總量的18%以上。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2015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合計39.7億噸,其中18.39億噸用來發電占比46%,假設廣義熱力煤炭消耗的占比18%, 我們預計包括城市熱力、工業鍋爐窯爐在內的熱力行業年消耗原煤總量將超過7億噸。
廣義熱力行業耗煤占到全國煤炭消費量的18%以上
煤炭燃燒是PM2.5排放重要來源之一。 根據中國環境出版社出版的《京津冀地區PM2.5污染解析及減排策略研究》一書的數據研究, 以京津冀地區為例, 2010年由SO2和NOx等前體物二次生成細顆粒物是最重要的PM2.5組分,總共占質量濃度的50-70%之間, 從燃料類型的污染貢獻角度來看, 煤炭占京津冀地區一次PM2.5顆粒物25%的排放(工業過程占比在40%左右、居民和商業小型鍋爐占比約30%), SO2和NOx 占京津冀總排量的82%和47%, 過度依賴煤炭的能源供應結構對京津冀地區PM2.5污染影響較大。
京津冀前體物二次生成的細顆粒物是最重要的PM2.5成分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圖注: PM2.5的形成分為一次源和前體物(SO2、 NOx、 NH3、 VOCs等)排放。一次源主要來源于燃燒過程、礦物質的加工和精煉及工業加工過程排放;二次顆粒物主要由前體污染物轉化為無機氣溶膠(SNA)、揮發性有機物VOCs轉化而成的二次有機物(SOC)等。
發電燃煤消耗占比46%, 廣義熱力行業耗煤占到全國煤炭消費量的18%以上。 2014年七部委聯合發布的《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中顯示: 截至2012年底,我國在用燃煤工業鍋爐達46.7萬臺,總容量達178萬蒸噸,年消耗原煤約7億噸,占全國煤炭消耗總量的18%以上。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2015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合計39.7億噸,其中18.39億噸用來發電占比46%,假設廣義熱力煤炭消耗的占比18%, 我們預計包括城市熱力、工業鍋爐窯爐在內的熱力行業年消耗原煤總量將超過7億噸。
廣義熱力行業耗煤占到全國煤炭消費量的18%以上

熱力行業空氣污染排放將超電廠,成為下一步治霾的重點。 根據《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工程實施方案》, 2012年燃煤工業鍋爐污染物排放強度較大,年排放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約占全國排放總量的33%、 27%、 9%。 根據如下假設測算, 熱力行業污染物排放已經超越電力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