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醞釀四年之后,皇明太陽能有望實現其上市目標,將于年底或明年年初正式登陸A股。2008年,皇明曾一度計劃海外上市但最終擱淺,后更改上市計劃轉戰A股。
“之所以選擇國內,是因為皇明的產品主要面向國內消費者,在國內上市,將會獲得更高市盈率,同時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國內知名度,而不同于光伏,主要市場在海外。”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表示。
在推進上市融資的同時,這家國內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也正在積極籌劃轉型。按照黃鳴的規劃,皇明太陽能要從傳統的制造商,不斷轉型為現代制造業加現代服務商。其中,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是黃鳴給皇明太陽能設定的最新定位。
上市
皇明太陽能創立于1995年,主要業務包括: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太陽能高溫熱發電、太陽能鍋爐、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光電照明、溫屏節能玻璃、太陽能空調、海水淡化等。
“皇明太陽能上市計劃由來已久,如若上市成功,可以加速其‘太陽谷’的建設進度。”一位接近皇明太陽能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谷內的公共建筑投入,皇明花費了13億元。而太陽谷品牌策劃部的一位中層透露,迄今為止,‘太陽谷’投資已超過30億元,對皇明太陽能而言資金壓力確實較大。
“太陽谷”位于德州市開發區,是皇明太陽能建造的太陽能利用示范區。“太陽谷”集成一整套未來城市生活模板,其整合了皇明及全球頂尖太陽能光熱利用科技,構建了集民用、商用、工業、農業為一體的太陽能利用樣板工程。
早在1996年,皇明太陽能就啟動了員工持股計劃,推行“獎勵股金準備金制度”,為其上市作了鋪墊;2007年,皇明太陽能已完成了輔導期,整個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革,并計劃在海外上市,但到2008年該上市計劃被擱置。
“之所以選擇國內,是因為皇明的產品主要面向國內消費者,在國內上市,將會獲得更高市盈率,同時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國內知名度,而不同與光伏,主要市場在海外。”黃鳴說。
2008年的12月,皇鳴太陽能正式接受了鼎暉和高盛分別長達9年和5年的“追聘”,引資1億美金,入股皇明太陽能集團。
黃鳴表示,他希望未來自己持有50%的股本,員工和經銷商持有超過10%的股本,私募約20%多,余下的給其他合作伙伴。
轉型
按照黃鳴的規劃,皇明太陽能要從傳統的制造商,不斷轉型為現代制造業加現代服務商。其中,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是黃鳴給皇明設定的最新定位。
這樣的轉型,不僅僅是皇明在探索,眾多的太陽能企業都在做類似的嘗試。
“我們在向解決方案轉型,慢慢減少對制造業的依賴,能進入太陽能綜合應用的解決方案市場,就像IBM那樣。”施正榮曾解釋尚德的轉型。
據記者了解,皇明太陽能的“太陽谷”已經接待了上百個來自各地的市長考察團,重點是開展低碳城市的建設合作,萬科也派出一考察團來考察皇明開發的新能源應用示范小區。
皇明太陽能的新能源應用示范小區即為“蔚來城”,取意“未來”諧音,目前一期工程已然完工,200多戶已銷售一空,銷售額約10億元,而整個“蔚來城”的整體銷售額或將達到30億元。
“我要給全世界,給全中國的開發商看看,好的樓盤應該是怎么做的。”黃鳴對此信心滿滿。在其看來,縱使在國內流行的豪宅,只是裝修到極致的經適房。皇明太陽能造小區,是結合世界包括皇明自身的節能及光熱技術,將陽光、空氣、人性需求等結合起來。“蔚來城”的成本建安成本固然比傳統建筑貴上2000-3000元/平米,但因為采用眾多節能及光伏發電技術,后期居住成本及居住舒適度較之傳統小區更具優勢。
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已有杭州、南京、青島、昆明等數個城市與皇明太陽能洽談,計劃在當地做類似的城市小區樣板。
黃鳴承認,類似“微排”小區的建設可以與皇明的制造產業鏈結合,房地產也會成為皇明主業的一部分。“但是皇明不會主動拿地,多是選擇和開發商、投資商合作,我們主要提供標準、技術支持,我們要有技術領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