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一出,許多未入圍企業紛紛驚嘆這個名單爆出許多冷門企業,其實所謂的冷門企業,都是注冊資本大而實際實力小的企業。縱觀此次惠民政策入圍企業中,基本是以大型企業為基準入圍,這也進一步說明行業品牌集中度逐漸提升,為廣大消費者選擇品牌提供了重要依據,買太陽能,首選高能效。
節能減排成為風向標
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頻頻發作,危害越發嚴重。中科院一項調查顯示,我國是全世界自然資源浪費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推進節能減排,可謂迫在眉睫。在“十一五”規劃中,我國政府將能源效率列為重中之重。而在未來15年內,我國更致力于把中國從目前的低效能源使用者變成高效能源使用者。在這樣的大前提下,據了解,此次出臺的財政補貼政策主要針對節能型家電產品,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太陽能、平板電視、電冰箱和洗衣機。
日利達在節能減排方面表現的尤為突出,揚州日利達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環保節能型集團化公司,其熱能研究院集中了20多名碩士以上學歷的專業研發人員,并和西安交通大學等技術研發機構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依托高校院所研發的聚氨酯真空全保溫專利技術,大大減少了聚氨酯的應用,在國內太陽能光熱行業產生了極大的震動。聚氨酯材料的減少應用讓太陽能熱水系統變得更加綠色、節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對國內太陽能節能減排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現在國家大力倡導低碳消費、倡導綠色生活,再加上現在國家推出節能惠民政策,補貼政策的推出除了有助于提升家電產業景氣度,促進節能型家電產品的消費,從產業上來講,還而促進產業升級,引導行業向綠色制造的方向發展。
企業特色成為助推器
當前太陽能市場處于普遍低迷,競爭多元化的階段,有特色的產品才是企業回收資本最有效的手段。日利達一直在做一個有特色的企業,他是這樣想的同時也這樣做的。2012年,隨著高能效標準的實施,在眾多企業甚至于配件企業都想盡辦法的意圖搭乘能效標準實施的順風車時,日利達作為高能效標準的倡導者以及這次標準的參考單位,無論在市場培育上還是技術開發上,經過了幾年時間的醞釀,都有著其他企業難以比擬的優勢,真正實現自己特色企業助推發展的目標。
其實日利達在創業之初,就將技術研發作為企業的立身之本。2008年,日利達熱能研究院在行業內首家提出并建立了以提高光熱轉換效率為標準的高能效系統標準,得到行業技術專家的肯定,已經成為光熱新國標。企業獨家研發的高效能集熱管實現了對長短波段陽光的全面吸收,具有高吸熱率、快導熱率、低散熱率等技術優勢。日利達創造出自己企業的特色,由此決定了其可以達到的高度。
高能效的絕殺
仔細貫徹這份惠民政策的入圍名單,其中不乏一些皇明、太陽雨一樣的大公司,何況中國太陽能企業眾多,入圍企業僅為20余家。那么究竟日利達太陽能緣何可以突圍?其實,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高能效的絕殺。
能效等級標準將于2012年8月1日實施,日利達是業界首家關注太陽能熱水器能效的企業,并通過首家制定企業能效標準一舉贏得了行業內的關注,這一標準同時成為行業制定能效標識的參考依據,有效帶動了整個行業對產品質量進行強化的要求并推進中國太陽能市場進一步細分。
日利達公司是行業內最早提出能效分級概念的企業。公司早在2003年前就成立了太陽能研究所,專門對太陽能如何提高熱效率進行研究,成為最早關注太陽能能效問題的企業,經過5年多的研究,于2008年初在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率先提出并建立了太陽能熱水器的“高能效系統標準”,同時推出了對應的“高能效太陽能”系列產品,把太陽能熱水器制造技術從單方面的吸熱或單方面的保熱技術階段,引入了系統提升光熱轉換效率的新高科技領域,實現了太陽能熱水器“吸熱強、導熱快、保熱好”的全系統吸熱保溫,使能效比達到了一個全新高值,而能效比的高低是判斷太陽能性能優劣的標準。
2009年初國家開始籌備太陽能能效分級工作,5月份日利達太陽能公司作為率先制訂能效分級企業標準的單位,在北京召開了“響應太陽能能效標準制定日利達高能效太陽能說明會”,向行業領導和專家及新聞媒體介紹了日利達能效分級企業標準情況,及提出了制訂國家標準的意見和建議。2010年初,又將企業能效標準升級為“1:1:1高能效太陽能標準”,直擊1級能效。
多年的精心研究與專注于高能效使得日利達太陽能在這次惠民政策中絕殺成功。這不僅僅是日利達的逆襲,也將會是高能效的逆襲。能效分級將帶領日利達走向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