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236-2020《能效融資項目分類與評估指南》。
二、標準制定背景
在全球競相發展綠色經濟、尋求經濟可持續發展路徑的大背景下,建立和完善綠色金融體系已經成為共識。能效作為全球公認的“第一能源”,因其巨大的“儲量”和優越的成本效益逐漸成為各國能源政策制定和氣候行動的重點,能效投融資也因此成為最具潛質的綠色金融產品之一。能效融資項目具有很好的投資回報率,是目前最有可能形成規模化能效融資市場的領域。
近年來,我國能效投融資建設步伐日漸加快。2015年,中國銀監會與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能效信貸指引》(銀監發[2015]號),鼓勵和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開展能效信貸業務,支持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技術改造升級。2019年,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聯合發布《綠色產業指導目錄》(發改環資[2019]293號),鼓勵出臺投資、價格、金融、稅收等方面政策措施,著力壯大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
當前銀行業金融機構等能效投融資相關機構在投資能效融資項目方面具有較高的積極性,高效設備生產企業、用能單位、第三方節能服務機構等相關方對于進行能效融資從事能效水平高、節能效益顯著的生產經營活動也有旺盛的需求,但是由于能效項目投融資機制的不完善和相關人員能力的欠缺,能效投融資相關機構在能效融資領域廣泛深入的開展活動還存在一些障礙。因此,能效融資項目的實施亟需技術標準的規范和支撐。
三、標準主要內容
GB/T 39236-2020《能效融資項目分類與評估指南》提供了能效融資項目分類規則,評估原則、評估程序、評估實施指南。適用于能效投融資相關機構在投資決策前對能效融資項目的分類和評估。主要內容如下:
首先,給出了“能效融資項目”關鍵術語定義。能效投融資相關機構支持的,資金用于節能技術改造及運營、高效節能裝備制造、提供能效服務等用途,具有提高能效、節約能源效果的項目。
其次,給出了能效融資項目分類規則。在滿足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和標準規范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結合項目自身特點和能效融資相關機構的關注點等,建立多種能效融資項目分類規則。本標準給出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最常用的兩種分類規則示例:按照融資用途、項目所屬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建立分類規則。
第三,給出了能效融資項目評估原則。開展能效融資項目評估時遵循科學性、審慎性、獨立性和可追溯性等基本原則。
第四,給出了評估程序、評估實施指南和評估報告要求。能效融資項目評估分為4個階段,即前期準備、篩選評估、綜合評估和評估報告。
第五,給出了評估實施指南。其中,“5.3.1前期準備”條款描述了能效融資項目評估收集項目信息和文件資料等基礎資料,根據政策導向和項目實際情況,按照全面、客觀、完整、適用的原則確定評估依據等前期準備要求。“5.3.2篩選評估”條款描述了能效融資項目篩選評估技術要求以及繼續進行綜合評估的條件。“5.3.3綜合評估”條款提出可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從能效水平、資源環境合規風險、節能效益等3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評估項目的資源環境綜合表現。
第六,給出了評估報告框架建議。包括評估的目的和范圍、數據來源、評估內容、評估結論、重點關注、建議意見和相關附件等內容。
四、標準實施意義
GB/T 39236-2020《能效融資項目分類與評估指南》是首次針對能效融資項目制定的國家標準,其制定和實施可以彌補我國能效投融資領域標準的缺失,為能效投融資這一市場化機制的快速、健康發展提供標準化技術支撐作用。依據標準對能效融資項目進行分類和評估,不斷提升能效融資項目評估工作質量和水平,以科學、客觀的分析評估,為能效項目的投融資提供決策基礎,助力能效投融資市場活力不斷釋放,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目標的實現。
文章作者:丁晴 博士/副研究員 資源環境研究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