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農村市場、外貿市場、工程市場三大市場中,城市市場是最具增長潛力和有前途的市場,因為城市中無論是小區還是工業企業,無論是商業企業還是事業單位,無論是別墅還是高層,都能夠做到太陽能與建筑的有機結合,但在實際的推廣中,城市中太陽能工程,空間是巨大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步伐是緩慢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產品原因。目前,太陽能熱利用中的真空管太陽能和平板太陽能都想在城市工程市場中分搶市場奶酪,除了針對多層建筑的集體安裝外,其他的都是針對高層建筑或有特殊用途,但產品良莠不齊,也沒有統一的標準與規范,真空管陽臺壁掛、分體太陽能;無水箱大孔真空管太陽能;平板陽臺壁掛太陽能;平板窗臺遮陽太陽能等等紛紛出現,讓許多消費者都感覺到魚雜混居,一方面是統一安裝的諸多障礙讓許多太陽能與高層建筑失之交臂,另一方面是消費者面對選擇時的“無奈”和“非專業”也讓他們出現選擇性迷茫,產品規范與標準的統一嚴重影響了太陽能在城市工程市場中的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
二是技術方面的原因。由于太陽能是“靠天吃飯”,持續的陰雨天氣肯定會影響家庭的正常使用,而且針對高層建筑,安全隱患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果能夠在產品的吸熱效率、持續保溫、防雷擊、外觀造型等方面進一步進行技術創新,那么太陽能在城市工程中的推廣將會得到加速。
三是人才方面原因。主要是技術人才和營銷人員,在技術人才方面,由于目前在太陽能與建筑行業,還存在一些不融洽和和諧之處,如懂建筑設計的不精通太陽能,懂太陽能的不懂設計,因而技術符合型人才缺少,同時,在營銷人才方面也存在,由于許多開發商對太陽能也不是很了解,而許多營銷人員對項目營銷和工程營銷也了解不深,許多企業也缺乏對此的培訓與培養,這也造成了一些不對稱。
四是宣傳方面的原因。目前,無論是行業媒體還是大眾主流媒體,對城市太陽能工程市場宣傳不到位,許多都將重點瞄準家電下鄉、農村市場等層面,對工程市場的宣傳缺乏引導,在建筑節能領域,對太陽能熱水工程和采暖工程宣傳和提及的也不夠,對太陽能城市工程正確的輿論引導和宣傳將會助推城市太陽能的發展。
五是政策方面的原因。目前,全國省和直轄市,除了北京推出了陽光進校園活動,對城市校園太陽能工程進行全面補貼外,其余的都是在搞一些示范和進行一些重點補貼,沒能向光伏一樣全方位地進行財政補貼,而且在建筑節能示范中,政策層面也未將太陽能列入主要產品目錄,但在十二五期間,筆者認為針對城市市場將會推進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會通過政策杠桿來推動太陽能與建筑的有機結合。
總之,城市太陽能工程,市場商機無限,但市場容量的釋放也需要過程,在產品與技術、人才與市場、宣傳與政策等多方面逐步完善后,工程市場的井噴肯定會出現,到時也會迎來太陽能熱利用產品發展的第二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