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目前的低迷行情,一些業內人士分析,首先是太陽能市場的過度促銷造成消費者持幣徘徊。太陽能行業的促銷仍停留在“禮品戰”狀態,諸多廠商送禮品的價值已超越了太陽能本身的價值。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諸多太陽能商家在廠家的推動下,購太陽能熱水器送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大件禮品,而且很頻繁、隔三差五,讓消費者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其次,家電下鄉政策使諸多消費者提前消費。2009年,國家將太陽能納入家電下鄉補貼的范圍,乘著家電下鄉的東風,2009年太陽能市場迎來井噴期并持續到2010年上半年。許多廠家在2009年企業的銷量增速高達100%以上,但是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進入低增長狀態并持續到現在。再次,太陽能行業門檻低,品牌過多。作為一個技術相對成熟的行業,全國的太陽能企業大大小小數千家,不少鄉鎮都有多個太陽能生產企業,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在一個鄉鎮銷量超過100臺的商家很少,許多商家的銷量維持在三五十臺。另外,太陽能的價格整體還是過高,一臺太陽能熱水器加上用戶需要的配件算下來價格在3000元左右,不少農民家庭承受不起。
但是,業內人士說,在上述問題的背后,市場也有喜人的一面,太陽能工程市場成了太陽能行業增長的亮點!據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統計,去年上半年行業工程增長為53%。
2012年,行業或將持續低迷,洗牌也在所難免,太陽能到底該怎么深度開拓?做農村市場,在國內多種產品無不是通過整個產業鏈產能及規模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來推動普及,農村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多希望廠商提供優質和價格相對低廉的產品,彩電、洗衣機、冰箱、電動車行業都是通過規模經濟、降低物流成本和單臺成本,以總銷量來實現利潤上升的。
一些廠商也開始扁平化渠道,把廠家的輻射能力滲透到縣鄉市場,通過降低中間環節為零售價格的降低打下基礎。企業還要通過提升產能,堅持技術升級和技術創新,提升生產效率,重視管理和營銷、降低單臺成本來加快太陽能的普及。通過廠商聯合讓利消費者,實現太陽能價格平民化,讓更多的消費者認可并安裝太陽能。
另外,還需要廠家把太陽能行業當前的過度促銷戰回歸到營銷的本源產品上,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中小企業也需要以招商為重心轉移到育商強商上,重視經銷商培訓,提升經銷商經營理念和銷售能力,建設樣板市場和根據地市場,方能在太陽能洗牌期立足于市場。通過為客戶和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來提升企業和品牌形象,進而促進銷量的提升。
雖然當前市場困難,但是諸多廠商還是看好太陽能市場的發展。他們除了全員參與持續創新,提升企業的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為經銷商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外,更加注重提升產品競爭力,如開發全自動太陽能、不怕凍的太陽能產品等,擴大產品差異,滿足用戶各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