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圍繞著在國家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是否存在“騙補”一事,皇明、日出東方10年之內的兩任老大開始唇槍舌劍、各持一詞。
“整個行業已經爛得不像話了。”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更像是以一個行業“衛道者”的形象出現,他從8月起炮轟行業擁有太多的潛規則,認為需要像從事的行業那樣,在陽光下將其曬除,捍衛消費者的利益。
在這場論戰中,行業協會和未被點名的檢測機構都選擇了沉默。有太陽能熱水器行業人士認為,黃鳴這是為了轉移輿論視線,撇清與“黃勝案”的關系;也有業內人士稱,這是兩位老大的市場之爭,錯過“家電下鄉”盛宴的皇明太陽能需要在節能惠民工程中重占鰲頭。
于2008年12月31日啟動的“家電下鄉工程”,成為中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爆發的助推器。2009年,行業總產值突破500億元大關,從業企業超過5000家,較之2002年700多家、80億元的產值已有超過600%的成長。
但太陽能光熱水器企業力諾瑞特一位高管更愿意相信,目前光熱行業的小作坊云集、劣幣驅良幣等現象需要黃鳴這樣的人做清道夫,“他在揭露行業問題的同時,也樹立起皇明的品牌形象,以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一切又回到市場爭奪起點。新一輪節能家電補貼政策中,太陽能熱水器補貼金額占15%以上,達到40億元。
“騙補”案背后
簡單,利用集熱管進行光熱轉化,再通過保溫層對水進行保溫即可。”
在多重因素疊加的作用下,太陽能企業數量增長態勢驚人,以浙江嘉興為例,該地區僅在2009年第一季度就新增光熱企業300多家,集熱管生產線在原來325條的基礎上擴產近100條。
未能抓住家電下鄉機遇的皇明,其在財報上有所體現。數據顯示,皇明集團旗下擬上市公司皇明控股合并報表的凈利潤顯示,2008年至2011年9月,皇明的凈利潤從1.97億元、1.09億元、0.75億元,一直滑落到0.28億元。
前述力諾高管同時表示,目前光熱行業的增速已經下降,2011年以來,山東、江蘇、浙江、河南等傳統熱水器零售市場開始飽和,并出現不同程度的停滯和下滑,“入圍節能補貼則意味著品牌能被市場認可,從而獲得國家補貼,這對目前陷于價格戰和成本上漲的光熱企業而言都是利好”。
中怡康的數據顯示,上半年熱水器市場延續了2011年下半年以來的低迷,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的下降尤為明顯,零售量和零售額的降幅分別達到36.19%和35.22%。
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協會秘書長霍志臣表示:“如果按每臺補貼400元計算,40億元可補貼1000萬臺太陽能熱水器,這將給行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空間。”
根據黃鳴的質疑,從今年6月1日第一批節能惠民工程政策下發,到各企業提交申報材料,前后只有4天時間,江蘇質檢院一下出具300多份檢測報告,其中,為日出東方出具100份檢測報告,這在數天內不可能做到。
記者注意到,第一批中標名單中,日出東方中標160個產品,而皇明僅中標2個;但8月30日第二批名單中,皇明中標45個產品,日出東方中標13個產品。
日出東方董秘劉偉稱,2011年10月1日,強制性國標正式發布后,公司即著手準備對外送檢工作,“那些捏造謊言的人,其背后的目的誰心里都明白”。
事實上,此前的“家電下鄉”對于光熱太陽能行業的助推顯而易見。1998-2008年,中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4.37%;2009年,受益于家電下鄉政策實施,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增長率提升到35.5%,并涌現出太陽雨、桑樂等品牌。
“皇明產品定位偏高,所以家電下鄉的機遇沒有抓住。”日出東方旗下品牌四季沐歌的營銷副總朱傳軍告訴記者,農村市場目前占據四季沐歌銷售比例的70%,“桑樂、力諾等企業都是如此”。
朱傳軍同時表示,太陽能熱水器是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工作原理較為
老大之爭
2012年2月,日出東方登陸A股,成為太陽能光熱行業第一股,旗下擁有“太陽雨”、“四季沐歌”兩個品牌。
與之相比,作為太陽能行業的開荒者,皇明太陽能四年來分別于2008年、2010年、2012年四次沖擊IPO,卻均無果而終。
“皇明如果再不抓住節能惠民工程的機會,那么未來不僅難以再次成功IPO,甚至在太陽能熱水器一線市場軍團中愈加落后。”日信證券一位分析師表示,皇明太陽能目前在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的占有率僅次于日出東方,但追隨者增速更快。
與皇明一樣,江蘇輝煌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和桑夏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都未能成功IPO,但目前清華陽光、北太所、元升、光芒等光熱企業均有上市計劃。
華泰證券的數據顯示,“太陽雨”品牌目前市場占有率排在第一位,市占率約4.5%,“四季沐歌”品牌市占率不到4%。
“我們公司雖然市場占有率第一,但比例也沒有超過10%。”朱傳軍承認,雜牌企業依靠價格優勢仍占據很大的市場。
根據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提供的報告,目前全國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共有3000余家企業。在這些企業中,產值過億元的企業有30多家,產值過10億元的企業只有4家。
9月1日起,太陽能熱水器行業首部國家強制性標準《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正式實施,行業進入新的洗牌階段。
上述力諾高管認為,國家強制性標準和節能惠民工程兩大門檻,將加速太陽能熱水器的洗牌進程,“過去一年來全國消失的太陽能熱水器品牌達1000多個,市場讓出來了,大家都需要把握機會”。
記者獲悉,對于“騙補”案,黃鳴稱已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等相關單位投書檢舉。截至23日,國家質檢總局要求皇明太陽能單獨上報質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