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品牌混戰湖北
售后難保證傷了消費者的心
近日,家住武昌三角路的胡先生一家很煩心,家里七年前裝的太陽能熱水器,今年因為支架生銹、真空管擠壓變形,導致破裂漏水。可令他頭疼的是,他好不容易找到當時的產品說明書,按照提示撥打售后電話時,卻發現該號碼已成空號。無奈下,胡先生只好花錢請維修工上門維修。
事實上,胡先生的遭遇并非個例。記者采訪時了解到,太陽能熱水器的售后服務已成為一項難題。今年4月,我省太陽能熱水器協會發布去年該協會收到的投訴情況,其中,售后服務的投訴占了七成。“我家的太陽能熱水器安裝使用還不到兩年,就修了好幾次。特別是氣溫降到零下時,水管很容易凍破,非常煩心。”采訪中,家住漢口的朱女士告訴記者。
湖北太陽能行業協會會長周延強介紹,自2007年以來,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發展進入井噴期,進入我省的熱水器有2000多個品牌,但隨著市場不斷洗牌,目前還有1100多個品牌在混戰。一些品牌在“圈錢”之后,要么跑路,要么扛不住競爭而倒閉,導致大量用戶售后維修無門。
除了售后難題外,太陽能熱水器的價格更是讓人“霧里看花”。記者走訪了現代五金機電城和漢口復興一村等地的熱水器市場后了解到,目前,各種品牌的真空管太陽能熱水器的價格從2000元到4000元不等,貴的售價過萬元。但也有一些品牌知名度不高的太陽能熱水器銷售人員表示,1000元左右就可以搞定一臺太陽能熱水器。“1000多元的太陽能熱水器,太多銷往農村等對品牌感覺不敏感的地方,質量很難得到保證。”
記者了解到,湖北屬于太陽能利用條件較好的省份,全省近2/3的國土面積每年日照在2000小時以上,太陽能熱水器的普及率和利用率排到了全國第三。目前,我省市場上屬于大品牌和小品牌并存的局面。銷售而言,農村市場占到了57%,目前已趨于飽和。
飛速增長十年后踩剎車
太陽能熱水器行業進入瓶頸期
“去年,我省太陽能熱水器銷售超百萬臺,今年的銷售下滑到65萬臺左右。”昨日,周延強接受采訪時說,隨著家電下鄉政策接近尾聲,今年的太陽能熱水器銷售也漸漸“遇寒”。據介紹,今年9、10月份,傳統的銷售旺季內,太陽能熱水器的銷售也顯得比較冷清,而我省去年太陽能熱水器銷量較2010年也下降了15%。有業內人士指出,2012年,或將是該行業洗牌元年。
記者了解到,太陽能熱水器曾經歷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上世紀80年代,新型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的應用,拉開了太陽能光熱產業化的大幕。進入上世紀90年代,在太陽能行業得到了快速擴張,涌現了皇明、清華陽光、四季沐歌等眾多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特別在2000年至2009年10年間,更是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直到2010年,這個快速增長的行業踩了剎車,放緩了發展腳步。有數據顯示,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在2003年之后每年保持著30%的增長率,2009年受家電下鄉政策的推動,增幅甚至超過40%。產品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供大于求、行業增長速度緩慢等跡象表明,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發展迎來了瓶頸時期。
對此,江蘇日利達太陽能熱水器公司湖北經理胡立發表示,目前對行業業績下滑也非常關注,隨著市場的洗牌,一些作坊式企業可能會被淘汰,價格戰一觸即發,明年的市場競爭估計會進一步激烈。
記者了解到,2010年太陽能熱水器行業進入規模化競爭時代,用工荒等將使太陽能熱水器企業的用工成本上漲;原材料漲價導致企業的生產成本壓力倍增;太陽能產業的利潤空間下滑,導致企業的生存空間壓縮。
業內人士認為,太陽能熱水器產業未來必將進入到規模化競爭時代,只有年產銷200萬臺以上的熱水器企業,才能穩守一線企業地位。
科技含量成立足之本
搶灘大客戶市場成轉型契機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太陽能熱水器生產企業約2800家,而銷售收入在1億元以上的行業骨干企業僅20家左右。據介紹,2010年銷售額超過20億元的龍頭企業僅有3家,行業前10強企業市場份額約占28.5%。
如何從眾多的企業中脫穎而出,且在洗牌的大浪中站穩腳跟,成為業內人士所共同關注的話題。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太陽能熱水器的發展,必須先提升技術。記者了解到,平板式太陽能熱水器、槽式太陽能熱水器、中溫熱水器等技術越來越成熟。
一些廠家更是打出科技牌:出差在外,用手機發條短信就能提前開啟家里的熱水器,到家就能洗上熱水澡,還有太陽能熱水器廠家推出了水箱真空保溫技術,并為此申請了專利,有意靠技術優勢站穩腳跟。
除了自我修煉外,隨著國家“節能惠民”政策的開展,日出東方、皇明、桑樂、力諾瑞特、華揚、清華陽光、桑普、天普等企業紛紛入圍“節能惠民”產品名單。周延強表示,我省發改委的領導對節能減排的政策非常關心和支持,將會陸續出臺更多關于使用清潔能源的政策,相信在政策的扶持下,行業長遠發展還是會不錯的。今年6月,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啟動,針對太陽能熱水器的補貼高達40億元。與此同時,我國多個省市頒布實施了進一步推廣利用太陽能熱水器的政策,要求12層以下的民用建筑強制安裝太陽能熱水器。諸多利好政策強勢推動著太陽能熱水器產業轉型提升。
除了政策外,不少行業人員早已發現工程市場的商機。去年,我國啟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將新建各類保障性住房3600萬套。如果全國有50%的保障房配套安裝使用太陽能,至少可以為太陽能工程市場帶來500億的行業價值。對此,日出東方董事長徐新建接受記者采訪時預測,工程類市場將來會占到行業整體銷量的40%。他告訴記者,這一判斷基于兩方面考慮,一是政府對太陽能強制安裝的相關政策,據統計,全國目前已有13個省22個地市出臺了太陽能熱水器的強制安裝政策,二是,光熱產業“開天辟地”地被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
周延強告訴記者,我省太陽能協會目前也籌資三億,引入陽光浴室進校園活動,早早搶灘工程市場。“政策上有扶持、工程市場上的需求,隨著技術的提升,使得消費者重樹信心。”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今年的銷售暫時面臨冬天,但可以預見春天很快會再次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