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隨著世界經濟危機“退燒”,全球經濟逐漸復蘇,家電下鄉進一步推進,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等,使得太陽能熱水器將步入發展黃金期。這無疑讓廣大太陽能企業家十分振奮,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然而,變幻莫測的市場一反往年春季供銷兩旺現象,遭遇銷售的“小寒流”,這無疑給很多企業當頭潑了一盆冷水。“3·15”和“五一”等重大節日促銷效果明顯減弱。目前,一些企業的生產處于半停滯狀態,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該局面。
“我的投入比以往加大數倍,為何旺季遭冰封,問題出在哪兒?”
“我在營銷管理等方面做了很多調整,加大了支持力度,卻沒有出現開門紅?”
“經銷商在我們帶領下全力做銷售,使用各種各樣的促銷,銷量依然沒有明顯攀升。”
企業開始紛紛反思自己究竟哪兒出了問題,未來市場將會呈現什么樣的走勢呢?行業洗牌是否正式拉開?市場出現罕見的“春寒”病因何在?
競爭加劇
溫水煮蛙伊始
近年來,太陽能熱水器行業一直保持快速發展,2008、2009年經濟危機讓人們看到了行業的巨大商機,部分一直以外貿為主的企業、老牌家電企業等開始紛紛轉戰太陽能熱水器行業。處于行業中的企業更是在很多方面下足功夫,準備全面迎接發展黃金期。2010年家電下鄉中標品牌達171個,大中小品牌開始逐鹿市場。在產品、銷售等嚴重同質化下,企業開始了價格大戰。特別3、4月份是招商最佳時機,一些地方出現同一天多家企業開招商會,支持政策力度一個比一個大,供貨價格也是開始大拼殺。
西安太陽能鍋爐城是全國知名的太陽能熱水器大市場。筆者發現該市場約300家門店,有些門店經營五六個牌子,各種各樣的品牌都能見到。各批發銷售門店的銷售人員看到過往客人開始叫賣。“先生,看什么樣的太陽能熱水器產品,我們家價格便宜,要什么樣品牌的都有。”
美大太陽能公司副總張江平表示,目前大量經銷商因為信息閉塞,也沒有給自己準確定位,缺乏綜合判斷能力,不知道該選什么樣的品牌;而廠家更是苦于找不到經銷商。在這段徘徊迷惘的時間里,經銷商無心打理專賣店,更不用說市場推廣了,這導致很多品牌在局部市場出現銷量下滑。
在筆者調研過程中發現,在店面林立的街道上,眾多太陽能專賣店形象和檔次不高,同時缺乏吸引力。而店里起決定性作用的導購員大多缺乏相關產品知識、產品賣點闡述不夠、銷售技巧基本沒有、形象氣質差、溝通親和力缺失等,最后只能在價格上做文章。通過筆者與浙江、安徽、河南等省市的專賣店導購員交流。發現很多導購員不是很清楚普通真空集熱管與三高管的區別,僅僅知道價格有區別抑或得熱效率不一樣,具體差別有多大不清楚,更不要說從技術層面來解釋了。
浙江陽港新能源有限公司陳陽港表示,目前行業中僅有幾家大企業對終端導購員進行有關培訓,導致在終端大量導購員還是靠價格來吸引消費者。價格戰無法塑造品牌,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陽港太陽能公司除集中培訓外,還及時邀請有關專家到終端進行指導。
在行業發展大勢推動下,企業發展得順風順水,基本處于“養尊處優”狀態,而這場“春寒”讓他們開始覺醒,思考如何應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
氣候添亂
天災和反常天氣影響
2010年我國西南地區遭遇大旱。云南、貴州、廣西等地區持續干旱,經濟作物遭受巨大損失,這勢必影響消費者心理。同時也讓太陽能熱水器被迫“罷工”,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其離開水無法正常使用。
年初以來,我國北方廣大地區長期處于低溫狀態。“在陽春三月北方部分地方竟然出現雪天,這是不多見的。”一位北京天源陽光經銷商告訴筆者,“往年市場這個時候銷售很火爆,但天氣造成今年長冬無春,銷售冷淡可以理解。”
常言道:“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最近湖南、江西等地出現了水災。這對市場很有影響。
很多經銷商和廠家認為市場出現“春寒”是暫時的,相信風雨之后終會見彩虹。
家電下鄉
良苦用心誰人懂
家電下鄉是一項國家補貼13%的惠民工程。在產品、價格、售后服務等方面有著嚴格要求,讓廣大農村消費者有著安全感和信任感。然而,卻出現了一些不和諧聲音,媒體給予了及時曝光。這樣讓消費者開始懷疑,下鄉產品究竟是否性價比優良呢?
首先,廠家考慮到渠道運營商的利潤和稅收,在制訂價格過程中明顯有所偏高。
其次,某些廠家把家電下鄉作為銷售積壓品的良機,更有廠家把傾銷殘次品或者廢舊產品翻新銷售出去,特別是電視等產品,這樣農村也就成為了他們心目中消“廢”品的市場。
第三,在家電下鄉操作過程中也遭遇不少障礙。某些地方政府相關機構以各種理由想撈取油水,或者出于其他目的不全力推進家電下鄉。
第四,某些企業違背家電下鄉的原則做事情,比如出現銷售價格高于中標價格;不及時提供售后服務等。去年年底,國內某權威媒體就報道了家電下鄉過程中售后服務問題比較嚴重,亟待解決。
第五,未中標家電下鄉的企業開始打價格戰,以廠家直補等各種方式混淆視聽。
第六,消費潛力較大的城市戶口消費者無法享受家電下鄉補貼,加上外出打工的農民在當地購買同樣無法享受這一補貼。這也影響市場銷量。
第七,家電下鄉中標企業數量相對較多,各家被迫卷入價格戰泥淖或者以各種促銷贈品方式降價。
據悉,“3·15”和五一節促銷活動很多廠家推出了買太陽能熱水器送空調、冰箱或者自行車,還有更多的洗浴類贈品。消費者開始追問產品到底利潤空間有多大。
在以上諸多因素影響下,消費者在觀望和等待中徘徊,從國家權威部門的家電下鄉近幾個月的銷售數據不難看出,太陽能熱水器出現銷售回落現象。
政策
行業發展風向標
太陽能熱水器作為建筑部品提供免費熱水。有關政府提出新建建筑的太陽能“強裝令”,推動了太陽能與建筑結合進程。然而,由于最近房地產一系列抑制價格政策出臺,新建建筑增速減緩也影響了太陽能熱水器銷量。
新農村建設在一些地方出現集中提供住房的趨勢,很多準備購買太陽能熱水器的農民在觀望等待。在駐馬店市的鄉鎮農村就出現這樣情況,陽港太陽能經銷商梁貴卯表示,雖然公司也制訂了免費移機政策,但消費者似乎不感冒。“我們在河北也遇到這樣的問題,公司承諾3年內免費移機。”河北聚日太陽能總經理王蘭順說,“但這未能解除消費者的擔心。”
經銷商
為利追逐第二品牌
近期,《中國太陽能產業資訊》做了一項調查顯示,由于大品牌廠家讓經銷商感覺壓力大,產品利潤空間逐漸減少,約有30%品牌經銷商開始選擇代理第二品牌。發展潛力大的中標品牌成為了他們選擇的對象。
“我經營太陽能10多年,和XXX品牌合作很愉快,但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價格明顯偏高。根據自身發展和市場競爭的需要,我不得不重新再選一個牌子代理。”湖北某經銷商表示。
“我與某廠家合作近一年了,所有承諾都沒有兌現。自從我進第一批貨后,幾乎很少看到廠家人員,即使來了也是催我打款進貨。根本沒有任何市場銷售策略和技巧支持,這對我這個剛入行的人來說,像無頭蒼蠅到處亂撞,不知道如何開拓市場。”河南一位王姓經銷商說,“面對171家中標品牌,我不知道選哪家更合適。”
此外,年初的原材料價格上漲也讓很多廠家吃了不少苦頭。一些品牌利潤空間不大,無法給經銷商提供更多支持,銷量就無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