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日上午,“首屆光熱國際化高峰論壇暨國際新能源市場推介會”在中國桐鄉振石大酒店隆重召開。論壇現場,國內外行業領導、專家、企業負責人、采購商等四百余人齊聚一堂,就“國際太陽能市場現狀”、“怎樣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促進太陽能產業發展”等話題進行了交流。
“十二五”帶來巨大契機
新能源是“十二五”規劃的重點發展產業,新能源家電也被中國家電協會列入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并成為眾多家電巨頭未來5年的重點新興業務。
業內人士認為,剛剛啟動的“十二五”將為中國太陽能產業整體提升及走向國際化創造難得的契機。
近年來在“家電下鄉”等政策的推動下,中國太陽能行業實現了快速增長,僅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就有3000多家企業,2010年迎來了井噴,產值達735億元。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光熱應用市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集熱器制造中心。太陽能光熱技術不僅在民用領域得到應用,還在造紙、飲料、機械、紡織、食品、養殖等工農業生產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
國際化之路勢在必行
“中國是太陽能光熱的大國,要從光熱大國成為光熱強國,必須走出去。”浙江省太陽能行業協會秘書長沈福鑫在論壇現場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去年舉行的太陽能熱利用產業高峰論壇上,國家能源局有關專家表示,現在全世界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在快速發展,歐洲、非洲、南美都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中國企業應放眼世界,走出國門,建成全球化的體系。
相關資料顯示,太陽能熱利用市場正在全球快速增長。以美國為例,美國的太陽能需求在2009年增長了36%,而同期對石油的需求只增長了2%。美國將在2013年至2021年間,每年投資5億美元補助“太陽能房屋”建設計劃,目標是在未來10年里新建1000萬個屋頂太陽能系統和20萬個太陽能熱水供暖系統,美國將因此成為重要的太陽能市場。
有業內人士表示,從全球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發展的趨勢看,國際化是不可避免的方向。而要在這個趨勢中占據主導地位,只有加大技術研發,靠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取勝。故步自封,只能獲利一時,但未來將面臨技術先導的國內外企業的巨大壓力。當前,國內太陽能行業必須實現從熱水到熱能的轉變,逐步縮小與國際太陽能技術的差距。
“浙江光熱”亟需提升自身品牌
“浙江的太陽能光熱產業的份額在全國占的比重非常大,主要集中在嘉興地區。”中國國際新能源市場董事長郭峰向記者描述了目前浙江太陽能光熱產業的現狀,“份額很大,但是品牌影響力不夠。”
作為全國三大太陽能產業基地之一,嘉興的太陽能產業以產業鏈完整馳名全國。然而,2010年,海寧區塊出現低端產能過剩,遭遇市場冷遇,前段時間,央視又曝光了一些小作坊制假造劣,嘉興太陽能光熱產業“品牌危機”悄然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