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首屆光熱國際化高峰論壇暨國際新能源市場推介會”在浙江省桐鄉市舉行,500多名業內人士出席。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羅振濤在會上表示,國家能源局正委托他們編寫《“十二五”太陽能熱利用工程發展規劃》,相信這一新興產業將迎來期待已久的春天。
有資料顯示,全球太陽能熱利用市場正在快速增長。以美國為例,2009年太陽能市場需求增長了36%,而同期石油需求只增長了2%,該國將在2013年至2021年的8年間,每年投資5億美元補助“太陽能房屋”建設計劃,目標是在未來10年里新建1000萬個屋頂太陽能系統和20萬個太陽能熱水供暖系統,美國因此成為全球重要的太陽能熱利用市場之一。
出席本屆高峰論壇的南非福瑞迪太陽能有限公司(FreddiesolarEnergy)采購主管阿爾弗雷德·菲里先生(Mr.AlfredPhiri)透露,2011年南非規劃安裝100萬個太陽能熱水器,很大一部分產品要到中國來采購,這對中國相關企業是個極佳的時機。
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協會秘書長霍志臣在論壇現場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國內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近年來的急速發展,國內市場競爭已趨于白熱化,在全球市場需求激增的大環境下,太陽能企業走向國際化勢在必行。
許多與會人士都相信,歐洲、南美甚至非洲的太陽能市場都有非常大的空間,中國企業應走出國門,放眼世界,建設全球化產業體系,由此推動中國踏上從太陽能大國邁向太陽能強國之路。
決勝千里過“四關”
據了解,本屆峰會是中國太陽能光熱行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性會議,由全球太陽能產品采購中心浙江桐鄉國際新能源市場主辦,得到了中國農村新能源協會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協會以及桐鄉市政府領導積極支持。
峰會吸引了包括美國、印度、韓國等超過30個國家及地區的協會負責人、行業權威專家、國際知名生產商、優質采購商等與會。清華陽光、太陽雨、輝煌等中國企業界代表也出席了論壇。各方人士分別就光熱市場現狀、前景及如何快速進入國際市場等話題各抒己見。
霍志臣認為,中國太陽能企業要走出國門,必須過“四關”,一是現有產品很多地方不適合國外市場,必須在研發上再下工夫;二是產品必須通過相關國家的認證;三是可通過異地建廠或設分公司的途徑實現本土化;最后就是要確保產品的安全性。
美國采購商SunnyShowers,LLC首席執行官CharlesR.Chernack說,目前,中國至少有3000萬個太陽能熱水器,而美國很少能看到太陽能熱水器,像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得克薩斯州、佛羅里達州等地太陽能熱資源都很好,卻至今沒有正式開發。
美國的消費者也不知如何購買并使用中國生產的太陽能熱水器。CharlesR.Chernack建議,中國企業可借助網絡宣傳,并在美國雇傭具有工科背景的銷售人員與顧客充分溝通,以利于產品的推廣和普及。“當然,品牌知名度和產品質量是制勝美國市場的關鍵。”他說。
讓市場變大,讓世界變小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產業工作委員會副理事長朱俊生、全國太陽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賈鐵鷹、國家太陽能熱水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何濤、諶學先以及天祥集團劉國超等行業官員及專家也出席論壇,在太陽能熱產業的貿易、技術、政策環境等方面建言獻策。
朱俊生在演講中說,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20世紀90年代是“熱熱鬧鬧”,到了21世紀初是“蒸蒸日上”,這既是國家重視的結果,也是業界共同努力的成績。
他強調,國家在“十二五”規劃期間要推進太陽能產業,桐鄉國際新能源市場這一平臺出現得非常及時,其作用體現在“交流、交易、交朋友”,即利用平臺交流信息、技術和經驗,同時可以進行商業性交易活動,還能相互結交朋友,共同做大做強太陽能熱及整個可再生能源產業。
據了解,本屆峰會期間舉行的桐鄉國際新能源市場招商推介會,平臺效應已凸顯,贏得了近300家企業的青睞和關注,皇明、天普、清華陽光、桑普、輝煌、元升、華揚等多家企業紛紛簽訂入駐市場的合作協議。
皇明太陽能集團國際貿易部經理吳莉莉說,國際新能源市場能為廠家提供各項服務,比如設立自己的展廳、辦事處及分公司,全年365天實現產品展示、技術交流、品牌宣傳、貿易合作等,借助這個平臺,企業開拓市場的成本將大大降低。
桐鄉國際新能源市場總經理王燦陽表示,他們以后將不斷舉辦大規模、高層次的國際光熱論壇,力爭能成為國內外行業的橋梁,促進國內外光熱產業的交流與合作,為中國新能源企業走向國際市場作出貢獻。
“讓我們的市場變大,讓我們的世界變小,這就是國際新能源市場組建的初衷。”王燦陽說,“在這里每天都會上演著國際化的交流會和展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