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中,恰恰反映出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問題,產品質量不過關,安裝無標準,售后亂收費。
與此同時的是,太陽能產品在城市市場的尷尬地位。前幾年,太陽能熱水器產品在轟轟烈烈的“進城”大潮中,還是得到了一些消費者的認可。但隨著與物業的矛盾長期得不到解決,太陽能在城市中的發展遲遲得不到推進。特別是真空管太陽能產品,在城市市場的發展舉步維艱。由于安裝太陽能,業主與物業,業主與鄰居甚至鬧上法庭,但是往往是安裝太陽能的一方敗下陣來。“真空管太陽能不適合城市高層建筑”已經成為太陽能經銷商普遍認同的觀點。此種情況,任你是名牌產品、還是雜牌軍,無一例外,都難施展拳腳。
那么,真空管太陽能在農村市場如何呢?特別是家電下鄉政策將太陽能熱水器納入補貼范圍后,太陽能熱水器在農村迎來了發展機遇。但是由于農村市場的價格接受程度有限,2010年又經歷了一次“倒春寒”,2011年,農村市場的太陽能熱水器進一步蕭條。“太陽能熱水器越來越難賣”,經銷商們面臨著終端出貨難的窘境。在太陽能產品銷售情況比較好的南方地區,仍然面臨“難賣”的情況。筆者看到一組來自江蘇鎮江的數據,一位經營皇明太陽能的經銷商,從2005年的一年四五百臺產品,到2010年的40臺。今年第一季度已經過去,但是從市場反映來看,沒有任何復蘇的跡象。
競爭激烈,這是經銷商們普遍的感受。在前幾年太陽能熱水器好賣的時候,一個小鎮上可以聚集著20幾家經銷商,如今,經銷商的數量已經縮減為個位數。經銷商數量多,互相之間拼的是價格、促銷力度。這些簡單的促銷方法,在前幾年的時候是非常有效的,但是隨著農村消費者對類似歌舞表演、產品促銷,買贈等活動看的多了,便不會輕易掏腰包。同時,降價、買贈是每個經銷商都可以做到的活動,當市場不再快速增長,僅僅是保持,甚至萎縮的時候,經銷商之間的競爭就愈發激烈。
成本上漲,廠家們的日子不好過。去年以來,鋼鐵等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不銹鋼價格從2萬元左右上漲到每噸23500元。而生產太陽能熱水器的原材料價格也是一路看漲。毛坯管的價格從去年最低的2400元左右上漲到3月底的3500元每噸,發泡料的價格從13000元漲到18000元每噸。其它的配件價格都在漲。如今一個整機企業要采購零部件,整體平均價格要增加30元左右。如果采購大品牌的高質量產品,那么采購價格還要增加。成本增加,終端市場又不給力,廠家真的“難做”。
產品質量不過關,售后糾紛不斷,消費者很困惑。經過多年的培育,農村消費者對太陽能熱水器產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當產品出現了質量問題和售后服務糾紛的時候,在農村這個特定的市場環境下,口碑效應使得某個品牌很容易因為口口相傳而失去市場。當安裝出現了亂收費、免費配件被偷偷標上價格銷售,產品出現了漏水、水不熱等問題,消費者對于太陽能熱水器的產品的信任就會下降,購買意愿也會下降。
在農村市場,怎一個淡字了得。
事實上,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已經開始開發城市市場、出口市場。國家大力建設保障房,給太陽能熱水器在城市的發展開辟了一片新天地,由于在前期就介入開發設計,避免了已經建成小區物業不許安裝的問題和屋頂資源有限的問題。而出口市場則帶來了更大的發展機會,全球經濟持續復蘇給太陽能行業帶來了無限可能。
但是,太陽能企業不得不面對的是,在城市建筑一體化市場和工程市場,只有少數有實力的企業才能參與角逐,特別是保障房市場,幾乎是幾個大品牌的壟斷,留給中小企業的機會并不多。再說出口,目前我們的太陽能產品多以配件或者OEM的形式向外出口,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我們的產品和品牌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在征服國際市場。
最近兩年,對于太陽能熱水器強制國家標準出臺的呼聲越來越高,整個行業思考如何讓太陽能行業持續良性健康發展,無論是在農村市場,還是城市市場,又或者是國際市場,行業的發展需要回歸到本源,來重新審視行業、市場。從最根本的產品入手,來重新規劃行業。即將出臺的太陽能熱水器國家標準,在能效方面進行了強制性規定,是時,不達標準的產品將不能上市銷售。在民間,也出現了各種聯盟標準和地方標準,有序競爭、共同發展是各企業達成的共識。一些聯盟標準雖然不具有強制性,但是企業認為,一個大家共同遵守的規則,是可以引導市場的規范有序競爭,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山東的省級太陽能行業聯盟標準,山東400多家太陽能整機企業只要符合聯盟標準要求,經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備案,即可以在相應的產品上使用聯盟標志。也有一些太陽能企業希望通過“老鄉會”這種形式來將太陽能企業團結在一起,集集體的合力,共同研發和開拓市場,應對風險。
但是聯盟標準的缺陷也是明顯的,那就是沒有強制性,僅靠企業的自覺。換句話說,只有加入聯盟的少數企業才會遵守,更多的“散兵游勇”則游離于規則之外。海寧市太陽能行業協會在2008年就制定了聯盟標準,但是在當時只有13家企業加入。而后來2011年初爆發的海寧太陽能質量門危機恰恰是一些家庭作坊式企業暴露出來的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問題。對于聯盟標準,有觀點認為,標準只能約束聯盟內企業,對于沒有加入聯盟的小企業,就鞭長莫及了。事實上,只有占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的大多數的中小企業能夠加強自律,才能提高整個行業的水平。做到這一點,需要企業的自律自覺,也需要有關部門強有力的監管。
日前湖北省太陽能產業協會開通了太陽能熱水器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熱線,市民如果遇到麻煩可以撥打熱線電話或者登陸網站來進行投訴。4月份,貴州省工商局與貴州質監局聯手對太陽能熱水器市場進行檢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規范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和銷售行為。
目前整個太陽能行業的“不景氣”也是一個痛苦的“大浪淘沙”的過程,在持續的終端零售市場低迷的情況下,特別是今年大部分廠家將促銷推廣期提前仍無明顯效果的時候,一些實力不足的企業將難以為繼,僅以低價格來占領市場顯然無法走遠。消費者一方面消費意愿不高,同時在前幾年的觀察中也會了解這些低價低質無售后的產品帶來的“后患”,對于產品的選擇就會更加謹慎和進行多方面的考量。目前,市場與企業在進行一場“持久戰”,在這個艱難的“僵持”階段,只有回歸本源,產品質量過硬、服務跟得上,才能在今后的戰斗中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