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利用行業齊魯淮海之戰,暗含二意:一是各路雄獅,分兩大陣營,齊魯方陣與淮海方陣。其中,齊魯方陣之間爭奪亦十分激烈,無法合縱連橫;而淮海方陣看似一家,市場之上也是敵手;但歸根結底,“最后的戰役”的贏家必將出現在兩大陣營中的某一方。二說地界,角逐于齊魯淮海一線,自古就是多戰且兵家必爭之地。倒是一塊稱王稱霸的風水寶地,從這里浴血勝出,從這里渡江定全國。
誰勝誰負?遠了,影響著“十二五”之后的生死存亡;近了,誰能得到資本青睞、IPO(首次公開募股)的熱捧,進入太陽能熱利用行業上市公司這一榮譽級殿堂,就能實現規模化向資本化的躍升。這都是眼下之事,眼睜睜的真金白銀。而2011這一年的戰斗,尤為關鍵。
央視意外助力
2011年開年,央視曝光了海寧雜牌太陽能熱水器的假貨和傍名牌亂像,這無疑給上述大牌的廝殺掃清了又一路障。行業鼎盛時期,海寧太陽能熱水器產能驚人,有調查顯示年產整機達300萬臺之多,且不說800萬件配套設備銷往全國市場了。品牌奇多,過千家都顯保守,但沒有幾個喊得上名號的。說起來,真是山頭林立,大王無數,不過打得都是虛名,掙得都是沒有未來的錢。不用央視打,制假售假、偷工減料、假以時日,遲早會被農村老百姓拋棄。央視助力鞭笞,媒體們一窩蜂般齊上,口誅筆伐,無疑是釜底抽薪,加速了淘汰與滅亡。
偶遇行業媒體人士閑聊,只嘆日子不好過了,浙江的客戶倒了一大批,廣告銳減。談笑間,那邊是兵不血刃,卻摧枯拉朽,檣櫓灰飛煙滅。
落后產能必定被洗,既是營銷規律,也是市場發展規律。山東臨沂的一個鎮級網點上既做家電又做熱水器的老板說:“鎮上去年20家做太陽能熱水器的,今年看看,只剩了4家。這4家中有一家也走在了崩盤的邊緣。這也很正常,看看今日冰箱品牌有幾家,空調品牌有幾家,你就知道市場趨勢了。”瞧瞧,還是十幾年市場經驗靠得住,不看科特勒、特勞特,也是行家里手,也能洞察未來。
戰國七雄弱肉強食
太陽雨太陽能總經理陳榮華坦言,2011年是太陽能熱利用行業“戰國七雄”時代,經過2011年,還能繼續留在市場上,你來我往地殺戮的必定各有一招必殺技,才能守得住江山,分得到蛋糕,吃得著大肉,盼得見明天。
陳總口善心仁,以“七雄”冠之,雄踞一方,各占一席,似乎十名之內個個都有機會。其實,哪有那么多機會?只能搖搖頭,市場之冷,弱肉強食之勢,正快馬加鞭洶涌而來。沒有全國性市場作為支撐,地方諸侯遲早被一個個吞并。2011年一戰,格局乾坤必定,難有翻盤。而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黑馬時代,在2011年以后,也將就此壽終正寢。大江滔滔,分久必合。
漢地徐州,下有縣城邳州,一位歷經十余年太陽能熱水器銷售歷練的千萬大商,淡定從容,正襟危坐,加上經營家電多年,身家千萬,一邊補充維生素飲料紅牛,一邊指點江山,對筆者等的提問是見招拆招:“邳州小地方,喊得上喊不上名字的,到去年還100家有余。今年五一呢,能做得了活動的不超過3家,做不了活動,你怎么賣太陽能熱水器?我經營的品牌最大的問題不是賣貨,而是缺貨。”
弱肉強食的真實現狀,市場慘烈一邊倒。在銷量才是硬道理的法則下,還用折騰多少年才能硝煙散去,定下格局?也許市場比我們想象得都要快走一步,就像誰也沒有想到,海寧大市場,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排隊IPO,榮耀屬于誰?
經過廝殺,經過纏斗,沖過關卡,歷經淘沙。吃得了苦,也理應享得了福。向創業板,向中小板,向主板沖刺,眼見了太多的資本市場的一夜暴富,目睹了太多的市盈率居高不下的新股發行。上市之路,對于太陽能熱利用這一草根行業,不僅僅意味著募集資金,也意味著榮耀與桂冠。這是一個身披新能源概念,取得巨大節能減排效益的利國利民行業,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熱利用大國,卻無法受到國家政府、媒體公眾充分關注認同的行業。光熱相比于光伏,有其無法言語的一絲失落,而IPO,像是一次證明,也像是一次身份放大與夢想之旅。
《21世紀經濟報道》的記者在某太陽能品牌的新聞發布會上追問,太陽能行業何時出現首家上市公司?該品牌的老總對著下面數十家媒體爆料:“過了今年,或者明年年初,你再看看,再看看這個行業,他們都在排隊等著IPO。”
再次直指2011年之關鍵。市場正越來越煎熬,形勢也越來越明朗。誰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外一個勝利,誰就能享受豐碩的成果與全國大市場的蛋糕。
排隊IPO!他們又是誰?皇明,太陽雨,輝煌,桑樂?一個個答案等待著時間來揭開謎底。也許已經不用等太長的時間了,這個行業將從規模化競爭走向資本化競爭,由同質化邁向差異化的產業戰略競爭。
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征途才剛剛開始,如果死在熱水時代,沒有等到熱能運用、太陽能空調、太陽能熱發電的市場化,那么正如馬云所說,死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太陽能熱水時代“最后的戰役”,正在齊魯淮海大地拉開陣勢,分久必合的大勢不可阻擋。我等從業者,如履薄冰,且看誰是最后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