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水器從2005年開始得到了快速迅猛的發展,特別是在經歷了2009年以來三次家電下鄉的滲透之后,其市場份額更是不斷擴大,過去兩強爭霸的傳統局面早已經形成三國演義的格局。現如今,號稱更安全、更節能、更舒適的空氣能熱水器又異軍突起,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已有超過40億元的市場容量,似乎,熱水器行業形成的三國演義的競爭格局又有演變為四分天下的趨勢。
百度公開的一組銷售數據表示,在消費者關注的熱水器十大品牌中,海爾占據第一位,有13.3%的關注度,第二名的美的和第三名的A.O史密斯各自有9.8%和9.3%的關注度,相差不大。位居關注度排名三到十位的分別是萬和8.4%,萬家樂7.0%,櫻花5.5%,林內4.6%,阿里斯頓3.9%,華帝3.0%,皇明2.5%。
有意思的是,在關注度前十的熱水器品牌中,絕大多數還是傳統的電和燃氣熱水器,近幾年來表現活躍的太陽能熱水器也只有皇明一家老牌企業擠進了前十名。這表明了這些傳統的電和燃氣熱水器品牌已經經過了市場的考驗,并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而新興的太陽能熱水器盡管市場份額在不斷擴大,但是消費者的接受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而太陽能品牌的關注度和市場占有率出現較大胡偏差,則說明了太陽能品牌集中度不高,品牌有待進一步塑造。
四種熱水器產品各有千秋
傳統的燃氣熱水器,出熱水速度快、水溫穩定且省電,但是,因為使用的是燃氣,因此其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氣體排放,尤其是在碳氫化合物氣體不完全燃燒的情況下會有致命的一氧化碳產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而且在當前社會節能環保越來越被重視的大環境下,本著節約能源的角度,也不提倡使用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的燃氣,更何況其還會產生二氧化碳的排放。而電熱水器使用方便,產品價格適中,也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不過電熱水器存在漏電是其重大的隱患之一,而且從節能的角度來看,我國的電力資源同樣也較為緊缺。
相比較傳統的電和燃氣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低碳節能,使用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光,除了水的費用以外,完全不用出其他任何費用。不過,太陽能熱水器的缺點同樣明顯,受天氣影響較大。首先遇到陰雨天氣,其水溫得不到保證;其次,遇到嚴寒天氣,暴露在室外的太陽能容易被凍壞。此外,我國市場上90%以上的太陽能熱水器是緊湊式熱水器,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高層建筑的增多,樓頂面積著實有限,安裝條件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并會影響到建筑的美觀。另一方面,太陽能熱水器較低的行業門檻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導致消費者褒貶不一,因此,太陽能熱水器的自身發展局限和市場的差異導致了它在熱水器市場同樣不能完全被消費者所接受。
另外一種新興熱水器產品空氣能相比較電和燃氣熱水器而言,無漏電漏氣等隱患,更加安全節能,和太陽能熱水器相比,又具有安裝方便、使用環境廣等特點。不過,從現階段來看,空氣能熱水器面臨著產品技術標準和規范缺失的問題,更加棘手的是市場和消費者對于空氣能的了解和認識較少,據一份調查顯示,有近八成的消費者沒有聽說過空氣能產品。
這四種熱水器產品各有千秋,傳統的電和燃氣熱水器屬于耗能品,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不符合當前社會節能減排發展的需要。不過由于我國市場基數大,范圍廣,因此在短時間內仍然不可能被新興的太陽能和空氣能熱水器所取代。而太陽能和空氣能作為節能產品,卻也因為其存在不同程度的技術和政策缺陷,加上消費者認知度不夠,短時間內也談不上被廣泛接受。
熱水器行業面臨全新的結構調整
在2011年第一季度消費者關注的熱水器十大品牌中,雖說是以傳統的電和燃氣熱水器品牌為主,但是無論是海爾、美的這樣的家電業巨頭,還是A.O史密斯、萬和、華帝等熱水器企業,他們在發揮傳統熱水器產品品牌優勢的同時,也看到了太陽能,甚至空氣能熱水器未來發展的潛力所在。紛紛把觸角投向了這兩個領域。
而這些種類型企業對于太陽能和空氣能的布局也表明了目前的熱水器行業正在面臨全新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特別是在國家“十二五”規劃中確立將“節能環保”作為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首時,不少雙能合一、多能合一的熱水器產品也就孕育而生。A.O史密斯、華帝都推出了電能或者燃氣與太陽能雙能和一的熱水器,而萬和更是研發出一款集燃氣、空氣能和太陽能三能合一的熱水器產品。
正如四季沐歌總裁李駿認為的那樣,無論是太陽能、還是空氣能、或是燃氣,一定是需要從市場應用和消費者需求的角度出發,既要考慮產品本身的低碳節能優勢,還需要考慮社會環境、經濟價值、商業價值等多種因素。未來,各種熱水器之間并不是競爭和替代關系,而一定是通過多種能源融合式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