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句話,一個企業能不能做大做強,是取決于老板的決策力和用人能力。對此,筆者很贊同,一個企業是成功還是失敗,關鍵在于老板。老板樣樣精通,凡事都要DIY?創業初期,本著拼命三郎的精神,面對殘酷的市場
老板必須精通各個環節,企業小、銷量少、節約成本,凡事都要親歷親為。不過隨著銷量的增加,企業的壯大,這時候老板突然感覺整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就開始埋怨和抱怨下屬工作能力差。
然而,組織架構形同虛設,老板面面俱到,過于扁平化管理,生產、銷售、財務一人擔當,總感覺把這些工作交給外人做不放心,認為自己做最牢靠、最完美。在管理上沒有層次之分,沒有意識到企業最終發展大了,單靠老板一人是不可能駕馭千軍萬馬的。權力下放不是割老板的肉,而是給老板肉吃。所以企業老板應該學會放下,學會成為大企業大老板的好習慣。
企業有沒有自己的魂一個企業必須要有自己的文化,小的企業是人管人,中小型企業是制度管人,到了一定規模后就是文化育人,文化是執行力、生產力、戰斗力和號召力。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魂,任何資源都可以枯竭,唯有文化源遠流長。一個成功的企業,無不用文化凝聚人心,用文化煉就企業之魂,成為企業不斷健康發展的動力之一。
如今太陽能行業真正擁有自己文化的企業并不多,打開業內企業的網站,都會有企業的文化,不過在企業文化當中沒有幾個是真正自己的文化,即使有也沒有灌輸給員工。殊不知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成長的動力。企業文化建設應該注重員工對企業的認知與忠誠,讓員工真正成為企業的DNA,與企業同榮辱、共發展,這樣才能培養出“鐵軍”,才能培養出有靈魂的企業,有了靈魂就等于有了朝氣就有壯大企業的精神糧食。
企業用人之道一個企業良性發展,離不開一個好的團隊,一個團隊離不開一個好的領導。企業形成一定規模,總會有幾個優秀的能人,老板會放心的讓這些能人去做。他們往往是和老板一起創業的,也是老板培養出來的,他們最了解老板,老板也最了解他們,經過市場并肩拼殺,這些能人會超越老板嗎?如果超越不了,那企業只能在這些能人的能力范圍之內發展,企業小可以這樣,但企業到一定規模就不行了。企業本身就是一個平臺,這個平臺可以讓無數的人來發揮,人人都是能人,這就取決于老板的用人之道。
太陽能行業的老大,在創業初期有很多的能人,不過隨著企業的發展,老板也意識到,這些能人的能力都在創業階段,已經不適合企業的發展。老板開始從家電龍頭企業引進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而與老板一起創業的能人由于老板的冷落一個個選擇了離開,這時公司上下人心惶惶,能人都走了企業怎么發展,結果企業發展的比原來更好。因為一個企業的好氛圍與好機制建立了,能人就會源源不斷地引進過來,企業也就會快速地發展起來。俗話說,用人之長天下無不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無可用之人。
適時引進人才,注入新鮮血液,充實員工的思想,進而影響老板并促進企業發展。
虛設的職業經理人企業尋找經理人與老板的水平和心理支撐位相關,這就如同登樓鳥瞰一樣,一般情況下什么水平的老板就會尋找什么樣的職業經理人,自己半斤,你就會找對應的八兩級別的職業經理人。自己水平越低,心理支撐位越低,就越找不到職業經理人,因為職業經理人是有能力一族,太低水平就稱不上職業經理人了,高水平的職業經理人老板肯定看不見,因為他還沒有更上一層樓;如果老板自己的能力和心理支撐位比較高,就會找到比較高的能力和心理支撐位的職業經理人;自己水平和心理支撐位越高,就會覺得天下可用的職業經理人太多了,會看到他們的優點,用其所處,給其相宜的工作。因為身在最高層時,沒有浮云和障礙物會遮擋視線。
但是,太陽能企業大部分是家族式的,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這種關系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企業的發展。隨著市場的不斷壯大以及企業自身的需求,老板會大批量引進人才,身兼多職的老板也會逐步抽身出來,聘用職業經理人來擔任廠區管理、銷售等工作。部分老板甚至還會退居幕后,但給名不給權的企業老板仍是大有人在,職業經理人發揮不出應有的效能。老板習慣了自己原來拳打腳踢的“工兵”角色,而習慣又很難改變,這在創業完成后逐步進入規范化管理階段過程中就成了極大的阻礙。
家族企業的隨意體現為老板決策和處理事情隨意;隨性是指企業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是流程化,而是隨老板的性情使然,企業的運營風格明顯打上了老板的個人性格特征;隨機是指企業決策和做工作大多沒有計劃,隨機處理;隨時是指老板隨時可以改變決策和計劃,企業運作毫無章法和定性,導致機制不順、制度形同虛設,權責不清,職業經理人無法正常行使權力,無法有效開展工作。
確看待咨詢公司有的企業找了咨詢公司就感覺萬事大吉,其實不然。咨詢公司只是一個輔助企業發展的機構,并不是救世主,咨詢公司在運用策略和戰略方面的確有獨到的一面,但咨詢公司畢竟是空降下來的,理論能力強,實踐過程幾乎都交給了企業。企業的發展主要還是要依靠企業自身,咨詢公司只是指導企業如何去做,很少會與企業“并肩作戰”。
如今,很少有咨詢公司會與業績掛鉤,他們策劃書一出就完事了,具體的操作和成功與否還是看企業怎么運作。現實中,很多企業往往會把一切希望都寄托于咨詢公司,導致咨詢公司被神話,這是一種誤區。事實上,企業的發展在某方面的確是離不開咨詢公司的介入,就如同下棋一樣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高人相助就可以領先一步,但請記住只是相助并不是幫你干。因為,那種相助是基于以利益為前提的合作關系,所以請正確的看待咨詢公司,切忌妖魔化,更不要神話化。
作者:周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