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發現,在《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已經走到申報階段之際,這種爭論仍然很激烈。
業內專家指出,對標準有不同意見是好事,在一定程度上來講將對行業的健康發展起到推動作用。而相關管理部門也應該聽取各種聲音,并作出協調。這才是標準實施的最大意義。
正方:能效等級有助于產業升級
對于國內太陽能熱水器最主要的產區之一——山東省的企業來說,能效等級標準是推動產業升級的必要之舉。山東力諾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申文明表示,能效標識的實施無疑為太陽能行業又立了一項規矩,可以進一步規范市場,促進太陽能行業有序競爭;對于消費者來說,在選擇產品時有了明確的參考依據,這將有利于促進太陽能行業整體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在歐洲,能效標識已經成為一種實質上的技術壁壘,中國是太陽能熱水器制造和出口大國,能效標識的啟用對提升太陽能產品的研發技術水平、整體質量、擴大出口等都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山東福德科技有限公司太陽能產品事業部經理王德華也持相同觀點,他認為,一旦能效標識的國標政策真正批下來,將對消費者的品牌意識提升起到積極作用。因為消費者在不了解太陽能產品的情況下,只能優先選擇大品牌,保證不會買錯東西。那么能效標識將作為最直觀的國標認定,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度,對產品的銷售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此外,一些企業則認為,實施能效等級將對企業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浙江美大太陽能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能效標識強制執行不一定導致行業最終洗牌,但是先獲得能效標識認證的企業,可以通過能效標識推廣迅速占領市場,獲得一定市場份額。有一點可以肯定,太陽能熱水器能效標識的實施必將淘汰部分能效等級低的產品。天普太陽能負責人說,能效標識一舉兩得,既能推動整個行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也為企業爭取到一些政策或補貼做了鋪墊。
反方:實際意義不大且會增加成本
雖然實施能效等級標準會對行業現狀產生重要影響,但一些企業代表認為,太陽能熱水器產品特點以及產業現狀并不適用這一標準。
安徽山鷹公司CEO王喚明說,能效標識是在模仿家電行業,意義不是很大。太陽能本身就是節能產品,建立能效標識的初衷也許是加速行業的發展,但并不排除一些人的特殊考慮。首先,太陽能能效的比值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怎么確定是一個問題,所以能效標識可以促成的可能性不大。其次,中國是有著鮮明的地域差異的,一臺太陽能放在東北、西藏和安徽三個地方,溫差決定了太陽能的性能,所以這個能效標識應該怎樣統一考量是個問題。最后,換個角度來說,能效標識在空調、冰箱等家電行業起到的作用也不大,目前消費者的能效意識還很低,現在價格依然主導著消費。
北京桑寶金太陽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章則認為,管理部門應該更多考慮如何提高太陽能熱水系統的科技含量,而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能效、熱效等概念上。他說,國家科研院所等機構應該聯合企業,給蒸蒸日上的太陽能工程解決方案出臺一些標準。比如說,建筑一體化的產品規格、承壓系統、系統過熱等一系列問題亟待出臺規范。建立城市建筑評估標準才是解決之道。
山東桑樂太陽能有限公司的有關負責人認為,報批稿的定稿經過了專家們長時間的論證,然而最終能否順利實施,這個很難說,畢竟現在業界對其褒貶不一,尤其是“企業自檢”這種方式容易造成數據失真。
另一些從業人士則表示,標準體系太籠統,沒有和實際生產掛鉤,給人一種不實用的感覺。在目前許多太陽能熱水器的技術、零部件、熱水工程等基礎性標準都沒有制定和完善的情況下,就急著推動太陽能能效標準的制定,有點操之過急。
此外,還有一些企業代表認為,太陽能熱水器實施能效標識必然會增加產品成本,對于那些已經達到標準的產品來說,只要補貼標識就可以,但對于那些沒有達到標準的企業來說需要更換部件,這樣成本必然驟增,給企業造成沉重的負擔,造成一些中小企業產品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