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中旬舉行的蘇州秋交會上,全國太陽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賈鐵鷹在此后舉行的行業論壇主題演講上中透露,《能效標準》目前在公示階段,而與之匹配的《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源效率標識實施規則》,最快將于年底正式公示,并最終由國家發改委、國家質檢總局發布。
賈鐵鷹在接受《太陽能市場觀察》專訪時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能效標準》雖出在公示階段,但細則基本上不會再有變動。據了解,《能效等級》有3個分級指標,1級產品表示能效最高,3級為準入標準。這一強制性標準“需要通過WTO認證,但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強制性標準,與國際上的標準還不一樣,主要是因為熱水器行業發展狀態不一樣。”
賈鐵鷹同時透露,從目前來看,能效標準實施雖無懸念,但此后的執行將成為考驗整個行業及監管部門的嚴峻課題。
首先是企業數量龐大。根據統計,全國最少也有3000家左右太陽能生產企業,而生產制造太陽能熱水器的企業最少有2000家。每個熱水器制造廠的型號不一,有的高達上百個。更重要的是,各個廠家標識型號的方式各式各樣,這直接從基礎上給能效標準的實施設置了一道巨大的障礙。不同廠家的不同型號之間如何統一,同一廠家的不同型號如何歸類,都是“令人頭疼的問題”。
其次,由第一個問題衍生而來,數量眾多的企業以及繁多的產品型號,將給能效標準的檢測定級帶來巨大的難度。,從目前情況來看,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組織相應規模的檢測隊伍,同時即便是對廠家檢測人員進行培訓,那也將是需要半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所以,檢測定級難,是能效標準貫徹實施的又一個難題。
第三,是監管難。根據《能效標準》的規定,將由各地的工商部門和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執法,對檢查不合格的廠家予以罰款乃至吊銷營業執照的重罰。但問題是,大量的中小企業地域偏遠,有的甚至未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同時,就太陽能熱水器的產品特性來看,大量的產品安裝在農村,而且是農村屋頂,檢測起來極為麻煩。
“可以肯定的是,《能效標準》的具體實施,將是一個艱辛漫長的過程,期間肯定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賈鐵鷹對《太陽能市場觀察》表示,“但總體上而言,該標準的指向性還是非常明確的,同時,對整個行業向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還是有利的。
提高產品質量、打擊假、冒、偽、劣行為、保護消費者和知名品牌企業的利益、使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這是標準制定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