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市場或成太陽能產業下一個主戰場
日前,據相關媒體報道,在太陽能熱利用行業三大市場中,工程市場增速最快,增幅達53%;國際市場次之,增長23%;零售市場第三,增長18.8%,較去年放緩。專家預測稱,在原材料成本升高、國際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太陽能熱水器出口依然顯現出良好增長態勢,這反映了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行業格局“聚變”日趨成型,國際市場很有可能成為繼工程市場后的下一個太陽能主陣地。
行業趨于成熟區域市場現“原態”
“2011年上半年行業運行情況調查”提供的市場增幅數據顯現出行業各區域市場‘原態’,即產業成熟階段各自應有市場份額。對于這項數據,業內人士給出這樣的解釋,國內太陽能熱水器零售經過十幾年市場積累后,基數逐漸變大,市場飽和度加大,發展速度相對會放緩,進入調整緩沖期,這是任何行業都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另外,品牌和市場集中度相對提高,市場回歸理性,向第一集群企業聚攏也是增幅下降的重要因素。
工程市場53%的高增長率,主要增長點在于企業和房產商普遍認識到工程市場是未來太陽能熱利用的重點發展方向,國家政府政策也在不斷加大支持力度,工程市場銷售渠道也“由點及面”更加專業化,更有力諾瑞特、皇明等太陽能大企業帶領進入政府1000萬套保障房工程市場。預計隨著太陽能工程市場高速發展,未來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產品結構將更加豐富科學,從原來單一的緊湊式漸漸發展到陽臺壁掛、窗臺壁掛、立面壁掛、墻體嵌入等多樣立體融合。太陽能核心部件也將由真空管太陽能延伸到平板太陽能等豐富的產品系列,以適應不同建筑的不同需求。
格局“聚變”加大產業集中度
產業集中度提升是每個產業走向成熟的必然結果,隨著太陽能行業逐步邁入正軌,今后產業格局將發生巨大“聚變”,即少數優勢企業形成資本、資源迅速聚焦。根據行業市場“二八”理論原則,專家預計,未來5年內太陽能行業將由力諾瑞特、太陽雨、皇明等少數大企業占據80%市場份額,而其他中小企業市場份額的總量則在20%左右。
技術上位、品質認同。在行業中表現突出的力諾瑞特,一直在為產業集中度提升、行業規范化進程做著貢獻。其CPC-U太陽能集熱器研制成功,完成了中國太陽能從熱水到熱能利用的轉變;在此中高溫技術基礎之上,力諾瑞特后續研發出太陽能鍋爐、太陽能空調等中高溫太陽能集熱產品,再一次使熱能利用從家用領域拓展到工業領域,帶動行業大規模走向熱能應用,使太陽能產業集中度大幅提升。中國節能協會太陽能專業委員會主任羅振濤表示,隨著太陽能鍋爐、太陽能空調及太陽能工程等高效太陽能利用產業進一步發展,約10%~15%的中小企業將會被市場自然過濾掉,核心市場將會聚焦少數實力派企業,而其他剩余中小企業會在市場細分的“裂變”中尋找生機。
國際市場或成下一個主戰場
企業的集中與產業的聚焦,讓中國太陽能的發展更快更穩,走出去的幾率更大。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2011年一季度太陽能熱水器出口同比增長了23%,相較于去年三個月產品出口額增長878萬美元。
據調查,除了國際經濟復蘇帶來的各國經濟形勢好轉正面影響外,國內制造商的主動出擊是一大重要因素,尤其體現在太陽能出口企業的數量增長上:2010全年太陽能光熱出口企業553家,2011年第一季度出口企業達到209家。不斷改良技術,加強與國外太陽能的合作,是不少太陽能的有效戰略。以出口歷史淵源的力諾瑞特為例,不僅產品遠銷歐美非等6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0年還在古巴建立生產基地實現美洲市場的突破,在上海建廠形成企業輻射全球的貿易基地。這之后,力諾瑞特將與印度、韓國等國進一步深入合作,公司總經理申文明稱,國際市場是未來國內太陽能企業的主攻方向,力諾瑞特在此方面也將增加生產投入和銷售投入,以更優質的產品和技術爭取被更多國外消費者所接納。
據悉,今年上半年,為國內企業提供出口的國際平臺正在搭建中。在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和企業共同努力下,產業格局“聚變”,3年內將迎來極點,隨之而來的國際市場增幅提升將會為中國太陽能產業打開一扇寬大明朗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