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京舉行的皇明3G熱水機組發布會暨太陽能“冬天好用”研討會上,業內專家明確表示,應推動“冬天好用”成為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標準之一。這一問題解決得好壞,將直接影響整個產業能否繼續擴大市場及后續發展問題。
實際上,太陽能產品冬天不好用、不能用一直是近年來消費者投訴的熱點問題之一。一項調查顯示,有40.87%的在用太陽能熱水器一到冬天就“罷工”。即便冬季仍可使用,也只有35.9%的產品“好用且熱水充足”。造成太陽能熱利用產品“冬眠”的主要原因,包括管路凍堵、腐蝕、漏水,水箱不保溫,真空管集熱效率差等,且許多產品存在水溫不高不能洗澡、性能衰減快等問題。此外,管路冷水多、連續陰雨天加熱時間長需要等待、智控程度差等問題也成為高端用戶接受太陽能的主要障礙。
據悉,太陽能熱水器行業近年來在我國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一方面,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中國已位居全球太陽能熱水器制造行業前列。另一方面,隨著太陽能下鄉等相關政策的助力,相關產品也在城鄉得到越來越多的使用。不過,有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數千家太陽能企業中,多數為中小企業。企業技術水平高低不齊,直接影響了冬季太陽能產品的正常使用。能否經得住嚴寒的考驗,已成為太陽能熱水器質量優劣的關鍵因素。
“實際上‘冬天好用’包括兩個層面,第一層面是冬天有熱水,熱水能入戶,管路暢通。第二層次是智能化、舒適化,打開就有熱水,出水增壓,出水恒溫,這涉及到滿意的很多層面。”皇明太陽能公司營銷總監王久偉說。
王久偉表示,從技術角度看,太陽能行業解決產品“冬眠”已不是問題。例如,皇明把全球領先的太陽能高溫熱發電技術應用于家用熱水系統,開發出內聚光膜式真空管。這種真空管彌補了傳統真空管只有向陽面吸熱的缺陷,實現了立體集熱,解決了太陽能陰雨天、冬天水溫不高的難題。一直以來,皇明以“冬天好用”為基礎進行產品創新,并推動市場從熱水器向熱水機的過渡。皇明近期針對高端市場發布的太陽能3G中央熱水機組即基于這一趨勢,不僅冬天好用,在智能化程度、人性化方面提供了更好的太陽能熱水方案。
“從本質上來說,這就是把太陽能中高溫熱利用的成果應用到低溫產品上。不過要能讓市場和用戶接受,關鍵還是成本要能進一步降下來。同時國家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好的技術和產品能占領市場。”王久偉說。
王久偉同時表示,太陽能熱水器只是太陽能熱利用的一個初級方面,目前國內領先的太陽能企業都有一個共識,就是從市場前景看,我國太陽能市場必須向中高溫利用方向發展才有前途。
中國能源行業協會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主任羅振濤在此次研討會上表示,目前協會正在發起制訂中溫制熱器的標準,今后我國的太陽能熱利用要實現由戶用向采暖空調擴展,由戶用向工程擴展,由民用向工農業生產行業擴展,由低溫向中高溫擴展4個方面的擴展。到2015年太陽能熱利用發展的總目標達到4億平方米。
此次與會人士指出,盡管目前市場上太陽能熱利用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在可靠性、耐久性和舒適性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差距,但總的發展趨勢是向高品質、高性能方向發展,那些技術、質量、服務不過關的中小企業將來被淘汰是必然的。
同時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太陽能熱水器產業在我國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產品幾經更新升級。隨著領先企業不斷樹立行業新標準,其實際上就是向低層次的、缺乏科技含量的生產制造告別,進而向更富效率的新能源開發利用、更貼近消費市場的系統服務轉型。它不僅可以提升太陽能產品在傳統熱水器市場中的競爭力,還有望推動整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進入更高階段的發展。
作者:周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