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國內所有上市銷售的太陽能熱水器并不需要單獨檢測,只要企業按照國家標準來生產,自主承諾保障產品質量就可以上市銷售。每個企業放出狠話或者掀起波瀾,都有自己的商業意圖。就如當年,黃鳴也曾說過太陽能熱水器質量80%不合格一樣,實際上他是在為自己的產品營銷鋪路。
最近《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已處于公示階段,據悉,這個標準從開始籌備、制定,再到現在公示,一直飽受爭議。參與制定的企業大都持支持態勢,希望借此淘汰部分小作坊小企業,相對減少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部分沒參與制定的企業大都持質疑態度,他們認為太陽能熱水器所用的能源是自然界的陽光,不存在節能降耗的考核基礎,在節能減排方面并無實質意義。相反,應該強制規定的其他事關太陽能熱水器質量壽命的關鍵細則依然沒有進入強制實施的范疇。
沒有強制性的標準,也沒有很靠譜的機構進行統一性的管理,專家很多,但是每個專家背后都有一個利益團體,這個利益團體相互的關系不好撼動。由此,很多專家相當于某些企業的代言人,這也是太陽能熱水器行業亂象之一,放棄太陽能熱水器事業而另謀發展的典型案例或許是對此的最好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