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億元經濟時代的到來給太陽能熱利用帶來一場空前的繁榮,整個產業行情是虛高、泡沫、資本豪賭還是市場復蘇、理性升溫、價值回歸?市場分析人士各有說辭,但其核心不變,那就是如何將宣傳投入轉化為經濟回報,這才是有價值的成本投入,否則就同將錢打水漂無疑異。
看清宣傳成本投入的結構比例
在5000多萬的費用中,用于媒體廣告投放的費用達到了60%,促銷費用為30%,公關費用為10%。其中的廣告費用是最高的,而且大部分是硬廣。
事實上打造一個品牌或者維護一個品牌,其費用也是相當高昂的,而這高昂的成本背后,細化各種宣傳效果卻不禁讓人大跌眼鏡。太陽界藍德智庫調查中心在對某太陽能企業經過長久的調查研究之后,對其品牌塑造整個過程中的宣傳成本投入得出以下分析結論。
該企業為國內著名太陽能熱水器企業,某年度,該企業的全年市場宣傳規劃,總的預算達到5000萬人民幣,實際發生的費用是5260萬。但是,這還僅僅是國內品牌知名度較高的企業,在中國各地區全年所需要的廣告、促銷費用。如果是行業領軍品牌,其費用將更高,這也是諸多中小企業所承擔不起的。然而現實情況是,效果跟投入卻恰好成反比,對品牌的傳播效應,效果最好的是公關傳播、其次是促銷、最后才是廣告。
現在人們翻開雜志、打開電視、瀏覽網站,琳瑯滿目的各種各樣的廣告四處都是,整版的、膏藥的,文字的、圖片的、會動的、有聲的、高雅的、三俗的……作為老百姓而言,審美疲勞還算是好的,最終絕大部分人已經是選擇性失明,對所有廣告都視而不見,這也就讓企業全年宣傳成本的60%打了水漂,失去了效果?;剡^頭來看宣傳的投入比例劃分與實際效果恰恰成反比,公關宣傳效果最好,給企業品牌帶來的增值影響最大,其次是直接在終端見利潤的促銷,最后才是普遍至極的廣告宣傳。
大多數企業都處在如此尷尬的境地之下,明知效果并不是最好,卻還要最大化的投入。在采訪中,很多企業都明確表示自己宣傳費中廣告費用居高不下,是企業普遍面臨的一個問題,也是最無奈的問題,因為一直以來沒有更好的替代方式。
新模式須得到推廣
其實縱觀如今的行業媒體,還停留在十幾年前的發展階段。一本行業刊物翻開后,很多的廣告,跟一本畫冊一樣,但就是讓人沒有看的欲望,因為里面沒有他們認為有價值的內容。硬廣在行業刊物上已經徹底失去了價值。不過或許企業在行業刊物上做硬廣的目的并不是品牌宣傳,
只是為了招商、為了安撫經銷商,那么企業就又一次走入了誤區。首先說招商,想要獲得新的、有實力的經銷商,通過硬廣就能招來嗎?這種話說出去有多少人會認同?招商的根本還是在于品牌的影響力、產品的質量和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這些無法保證,其經銷商不會長久。假如說企業品牌的影響力、產品的質量和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都很高端,但是不做相應的推廣,同樣無法吸引更多的經銷商加盟,而這些方面的推廣是硬廣這種自賣自夸的宣傳方式所無法做到的。
然后說安撫經銷商,有些企業說,我在行業媒體上做硬廣就是給我的經銷商看的,讓他們知道企業在做宣傳投入,我們是有品牌的。其實大可不必這么做,宣傳投入的本質是將品牌和消費者進行對接,雖然也會少許影響經銷商,但卻不是決定性的。
于是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宣傳是必須的,重要的是宣傳模式,硬性廣告的時代已經過去,宣傳,需要新模式,而當新模式出現時,應當得到大范圍的推廣。
宣傳的新模式——軟宣傳
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太陽能熱水工程》的書,集中不同的工程案例,不僅在行業而且在房地產、設計院等領域使入選企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品牌傳播。
品牌戰略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品牌大廈并非建成之后,便可以永遠屹立不倒,相反,在市場中,知名度越高的品牌,往往也越容易成為競爭對手的靶子。競爭對手將知名品牌作為自己超越的目標,對于功能、技術、服務等指標,用本行業或者同類產品中最知名的品牌作為市場標桿。如何穩固自身的品牌硬度、在諸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在宣傳推廣上就一定要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這不單單是為了適應市場和競爭對手,也是宣傳發展到現階段所客觀決定的。
宣傳手法必然從硬性走向軟性。品牌的軟宣傳,軟文只是最基礎,這個誰都知道,而更高層億元時代如何控制宣傳投入?次的軟宣傳誰能拿捏到位,誰就掌握了宣傳的新模式。軟宣傳不同于營銷策劃,考慮到我們探索的核心是如何控制宣傳成本,所以營銷策劃這類成本
大投入的方式,我們就拋開不研究了。當然這里的軟宣傳只是針對越來越無效果的硬性廣告而言,只是在尋找一種代替硬廣,投入小于硬廣,但回報效果卻大于硬廣的方式。
模式新于常規的硬廣與軟文,成本低于營銷策劃,這類宣傳模式是否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并未引起諸多企業的重視。
如何進行軟宣傳?
軟宣傳的占位是要高于企業自身,立足于行業或者社會,所以宣傳的方向依然是消費者,但所帶來的影響力卻是全范圍覆蓋的。例如,皇明早期推出的《皇明商道》,近期推出的《將心共鳴》都是一種高層次的軟宣傳?;蛟S有人會質疑,皇明的名氣在外,出書之類的方式可以獲得效果,中小企業該如何呢?
的確,像皇明這種企業行為的軟宣傳不適用于眾多企業,無法成為新模式,但行業內卻有很多機構在做著一些可以施行軟宣傳的事,這就看諸多企業是否有意識發現到其價值,并把握住機會了。再比如,在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的指導下,太陽界編輯、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太陽能熱水工程》的書,集中不同的工程案例,不僅在行業而且在房地產、設計院等領域使入選企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品牌傳播。
軟宣傳的另一方式是植入式,類似于電影電視劇里的植入廣告,這是信息化和經濟化所結合的產物,也是不容小覷的軟宣傳。太陽能行業如何進行植入式軟宣傳?方法有很多,就看企業如何去發現,如何去選擇自己的需求。例如,太陽能熱利用工程方面的圖書,可以選擇將工程案例植入進去。
目前行業中有大量的軟宣傳機會可供企業選擇,關鍵就看企業的關注程度和理解程度。誰率先接受了新模式,誰就在宣傳戰中占據了有利位置。
億元經濟時代,控制好成本投入與效果收益是每個企業都應該重視的事,但當這種有利的新型宣傳模式出現時又有多少企業能夠打破常規,早一步享受到新模式所帶來的效果收益?又有誰知道利用這種新模式來實現宣傳投入的成本控制?
作者: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