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遇冷,遭遇艱難調整期
光伏行業在起步時屬最低級的半導體加工技術和產品,低級技術和成熟的設備很容易從國外引進,也沒有限制。而隨著歐美國家對于可能生能源利用的重視,加大了對于光伏產品的補貼政策,至此我國的光伏產業便走上了一條“墻內開花墻外香”的發展道路。無錫尚德2005年美國的上市,各路資金紛紛涌入光伏行業,十多家光伏企業相繼海外上市。5年時間之內,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光伏制造第一大國。一時間風光無限,意氣風發。
然而如今的光伏產業卻正經歷著一場內外交困的局面。尚德和賽維LDK先后被曝出“破產“傳聞,盡管兩家企業都予以否認,但是從兩家企業的中報顯示,無錫尚德中報凈虧2.595億美元,同比下滑48.4%、環比下滑912.74%;賽維LDK二季度凈虧損為8770萬美元,同比下滑294.69%、環比下滑164.76%國內超過1/3的光伏企業瀕臨破產,不少地方的光伏產業項目被當地政府叫停,國內光伏產業產能嚴重過剩已成既成事實。另一方面,包括德國、意大利、捷克在內的歐洲國家從今年開始大幅調低上網電價的補貼,而這三個國家去年光伏裝機量占全球近66.5%。這對于依靠政府補貼2月,德國調整了光伏上網電價補貼方案,2011年中期上網電價下調幅度根據今年3-5月的年化裝機規模來確定。當年化裝機規模超過3.5GW時,裝機量每增加1GW,光伏補貼下調3%;6月,意大利出臺光伏新政策明確,原有上網電價補貼將進一步削減4%-11%,從6月份開始上網電價將以月為單位進行調整,預計到2011年底,上網電價補貼將下降26%-42%;捷克擬從2011年起對已建的光伏電站增收26%的稅費。而德國、意大利和捷克去年光伏裝機總量占全球近66.5%,這對于一直靠政府補貼發展的光伏企業來說,遭受了重創,就連GOOGLE也宣布中斷了其投資總額達8.5億美元的可再生能源業務。
目前,整個光伏產業已經有近三分之一的企業瀕臨倒閉,整個行業將迎來一個艱難的調整時期。
光熱低迷,亟待做大做強
光熱產業歷經30多年的發展,盡管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但是其主要應用還是局限于最低端的太陽能熱水器應用。且大部分太陽能熱水器都是以中小企業為主,準入門檻低,產品同質化嚴重,技術創新不強,主要市場集中在廣袤的農村。因此整個行業也被稱之為草根行業。至今仍無一家太陽能熱水器企業成功上市。即便是興起的太陽能光熱發電、中高溫技術利用至今也無一成功的案例。
今年以來,受制于宏觀經濟環境的不景氣,消費市場購買力不足的原因,傳統的太陽能零售市場陷入持續的低迷,即便有家電下鄉政策的拉動,整個終端市場也是一派出貨艱澀,萎靡不振的態勢。
而工程市場盡管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增長勢頭和發展契機。未來五年內3600萬套保障房的開工建設,可以讓太陽能企業分享政策紅包帶來巨大的商機。然而事實卻是部分企業在操作工程時經驗不足,沒有話語權,處在一種相對弱勢的地位。更為重要的一點,和傳統零售市場將售后服務交由代理商所不同的是,工程市場更需要廠家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去維護保養,解決消費者的后顧之憂。而服務缺失恰恰也是目前大部分太陽能企業的硬傷所在。
海外市場的發展雖然也增長較快,但在我國出口的太陽能熱水器產品中大多是傳統的真空管太陽能為主,且80%以上是自由品牌。走的是以低價取勝的路線。
因此對于光熱利用行業來說,如何做大做強,提升產業高度和形象,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在發改委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將太陽能光熱發電被放在新能源發展的首位等一系列政策利好的情況下,整個光熱行業將不再局限于太陽熱水器的發展,更多的則是要思考如何將光熱發電產業化,將中高溫利用廣泛應用等更高層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