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財政部、商務部、工信部聯合公布了第四輪太陽能家電下鄉產品招標公告。農村市場仍是中小太陽能企業的首選,與2010年招標相比,家電下鄉政策范圍開始縮小,山東、四川、河南、青島率先實施家電下鄉政策的三省一市經過四年后,政策已在2011年12月1日如期退出。不過,包括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等28個省區市仍將延續實行家電下鄉。
據了解,此次招標的家電產品包括洗衣機、彩電、電冰箱、太陽能熱水器、儲水式電熱水器以及燃氣熱水器等12個品類。根據規定,對實施地區農民購買中標產品,由國家財政以直補方式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3%給予補貼,最高補貼額最小的電磁爐為78元,最高的太陽能熱水器最多可補520元。
此次家電下鄉有522家太陽能企業購買標書,參與投標的企業為282家,其中274家中標企業已經公示。家電下鄉給太陽能銷售市場帶來了很多契機,也推動太陽能銷售渠道下沉到農村,為太陽能下鄉提速,但同樣給太陽能市場銷售帶來很多弊病,帶來很多不得已的苦衷。一位太陽能企業負責人表示,這次投標不投標意義不大。有些太陽能企業在本輪家電下鄉開始前就放棄了投標。
據一位業內人士反映,由于家電下鄉涉及的范圍太廣,各省市縣鄉村都會面臨補貼,補貼就是“錢”,只要涉及到錢,就一定會有人犯錯誤,全國違規事件報道越來越多,違規涉及金額越來越大,處罰企業,處罰公司,處罰個人……同時,一些人不按照規則出牌,公開賣下鄉標識卡。
面對家電下鄉過程中的種種困惑,業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經銷商表示,家電下鄉總要結束的,等家電下鄉過了,該怎么辦?很多經銷商依賴家電下鄉,很多經銷商頭痛家電下鄉,也有很多經銷商心酸家電下鄉……
那么,家電下鄉作為國家惠農惠企的一項好政策,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到底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呢?還是得了便宜賣乖呢?面對種種不可預測的變化,2012年更是讓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