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無論是從外部環境,還是國內市場來看,均沒有讓人樂觀的理由。歐洲陷入債務危機之中遲遲得不到解決方案,這對于太陽能的出口市場來說,勢必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在國內市場,包括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在內的制造業普遍面臨著市場增速放緩、產能過剩、勞動力成本上升、產業需要升級,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惠民政策的逐步退出等不確定因素增加。
2012年的行業形勢不會好到哪里去,這幾乎是在走訪的太陽能企業中所形成的統一論斷。而介于此種情況,調整生產節奏,優化人員結構,戰略收縮,提早搶占市場資源成為部分太陽能企業在春節之后,旺季市場來臨之前的應對之策。
戰略收縮
按照以往慣例,每年的春節過后,制造型企業經常會受到人才荒、用工荒的困擾,然而從2012年春節過后的情況來看,盡管這一現象依然存在,但是不少太陽能企業在處理這一問題上卻顯得較為冷靜。
一方面,整個行業持續低迷的態勢使得生產任務并沒有那么緊張。正月十五以后,盡管大部分太陽能企業已經全面開工,但是艾肯家電網在浙江和江蘇的一些企業內發現,開工情況大都較為冷清,不少企業生產工人還未到位。對此,一位企業內部人士就表示,和往年相比,2012年春節過后生產任務較為輕松,還未接到大任務的生產訂單,目前,企業也以消化庫存為主。
另一方面,持續上漲的勞動力成本卻也是不爭的事實,這使得企業在招收員工時必須算好成本賬。據一位江蘇中部的太陽能企業的負責人透露,目前在他們企業,一線工人的基本工資已經提升到1600元,估計還將上浮10%左右,算上其他獎金等費用,一個一線工人每月要三千以上。而按照業內的通行標準,一名基層營銷人員的每月費用開支至少5000塊錢。
面對高昂的人力成本,有相當一部分太陽能企業不但沒有新招員工,反而為了節約成本,進行了適當的人員裁減,優化了人員結構。一位常州的太陽能企業負責人告訴艾肯家電網,為了節約人力成本,他們已經不再以公司名義招收基層的營銷人員了,而是改由渠道經銷商自行招聘和進行業績激勵,公司僅僅承擔基本工資和相關的業務培訓。該負責人進一步解釋到,且不論這項舉措能否取得應有的效果,但是的確能為企業省下每月近20萬元的工資及差旅費用。
另外,該企業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加大了對于員工培訓的力度,并根據實際生產情況的需要,減少一些可有可無的生產環節,鼓勵員工多勞多得。該企業負責人表示,面對不景氣的行業形勢,企業更多地要苦練內功,不斷提升自己,通過精細化的管理提高效益。
應該說,目前的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再也不可能回到幾年以前那種以每年超過30%的速度高速增長的繁榮光景。當時,不少太陽能企業選擇以資源和人力的大量投入來獲取企業的成長。事實上,這種粗放的方式的確也成就了不少太陽能企業的迅速崛起。然而在當前的形勢下,這位老總所作出的改變也恰恰是太陽能企業在戰略收縮之后的普遍行為。
搶占資源
太陽能企業在實行戰略收縮的同時,卻也時刻準備著伺機而動,先下手為強搶占日益成為稀缺資源的渠道市場。
眾所周知,從3月份開始才逐漸進入太陽能熱水器的銷售旺季。然而,從春節以后的終端市場來看,不少太陽能企業已經打響了渠道資源的爭奪戰。
浙江嘉興的一位太陽能企業老總向艾肯家電網表示,春節過后到旺季市場來臨之前,往往是太陽能企業招商和渠道經銷商訂貨的高峰期,因此各家企業提早開始行動也就不足為奇了。特別是在當前出貨不暢,形勢萎靡的情況下,不少廠家亟需消化庫存,回籠資金,為企業下一步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絕大部分企業都會采取優惠的政策來吸引經銷商多打款多訂貨。而從經銷商的角度來講,春節過后也是他們手頭資金較為寬裕的時候,他們也會通過觀察各家企業的市場動作來做出自己的判斷。
據了解,2012年春節以來,部分企業早早地就已經在區域市場擺開了架勢,開展各種招商和訂貨會,儼然都是想在寒冬中開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