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太陽能熱水器市場開始遭遇寒冬,對于整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來說,是非常艱難的一年,市場持續低迷,整個行業處于一個洗牌和調整的狀態。
2012年,是太陽能熱水器參與家電下鄉活動的最后一年,面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力成本的增加。那么,太陽能熱利用行業要靠什么才能吸引消費者,讓并不樂觀的2012年好過一些?
工程市場將看好
剛剛過去的2011年,對于整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來說,市場持續低迷,大批企業因為或因經營不善、或因產品品質不高、又或被惡劣的價格戰拖累而面臨倒閉的狀況,整個行業處于一個洗牌和調整的狀態。
但是,城市工程市場的興起,帶動了分體式太陽能熱水器的發展。據有關數據顯示,2008年太陽能熱利用產品的采光面為3100萬平方米,2009年為4200萬平方米,較上一年度增長35.5%,而2010年的數字則為4900萬平方米,增長率為16.7%,2011年的采光面積為5300萬平方米,增長率預計為17%。而2011年的工程市場增速比較明顯,較上一年增速50%,主要原因是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對太陽能行業的推動作用。
在2012年,太陽能熱水工程市場可謂看好。
價格戰不再血拼
惡性的價格戰在很多行業會存在,但太陽能行業的價格戰一直以來都很瘋狂。究其原因,產品同質化是促使價格戰爆發的關鍵。
因為大家都知道,太陽能熱水器本身的技術含量并不高,許多企業生產的產品在性能上大同小異,所以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只能從價格入手。售價的一味降低,導致一些太陽能企業不得不降低成本,這又使得材料使用降低了標準,產品的質量也隨之降低,令消費者感到失望。
在2012年,太陽能企業或將摒棄價格戰,回歸產品本質,用技術、質量塑造品牌,吸引消費者。
技術升級成關鍵
近兩年,皇明、四季沐歌、力諾瑞特、清華陽光等太陽能企業紛紛發力產品技術創新,先后圍繞城市市場、工程市場、工業市場推出了3G太陽能、物聯網太陽能、分體壁掛式太陽能、全自動智能控制太陽能等新品,希望全面推動國內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的技術升級,以此來吸引消費者購買。
那么,這些太陽能企業為什么能在夾縫里成功?關鍵是它們有核心技術。比如四季沐歌掀起國內全自動太陽能熱水器市場普及熱浪后,再度借力物聯網智能感應控制技術,推出了全新的物聯網太陽能熱水器。而力諾瑞特的中高溫管技術在完成了成果鑒定后,順利上市銷售。太陽寶則發力太陽能健康技術,推出了國內首臺UV殺菌技術的健康太陽能產品,有望在今年掀起國內太陽能光熱產業的健康革命。
此外,不少太陽能企業為推動產業空間的升級,還以太陽能光熱為主,輔助配套空氣能熱泵產品進行多能源技術的產品融合。同濟陽光、斯帝特、萬寶等太陽能企業紛紛布局空氣能熱泵熱水器,從而實現產業的融合發展。
進入2012年,這些領軍太陽能企業,贏就贏在產品和技術創新,贏就贏在一刻不停地推進產品的升級換代。
能效等級將實施
太陽能行業深受質量問題困擾,其中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缺少標準,產品生產成啥樣,全憑企業說了算。但這一局面將在2012年被終結。
2012年將是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GB/T19141-2011《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技術條件》、GB26969-2011《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將于8月1日開始實施,這必將助推太陽能熱水器產品質量提高,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滿意的節能產品。
2012年,太陽能行業仍然處于結構優化和重組中,雖然有很多中小太陽能企業走向了滅亡,但合并重組又為它們帶來了新生。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的兼并和重組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