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配件行業也是一個小圈子,在這個小圈子里,很多企業的競爭策略就是盯防策略,同行出新產品、新促銷方案、新政策、新的品牌策略,無一不是模仿的對象,恰如打麻將時下家出什么牌,你就跟著出什么牌,絕對沒錯,贏不了,但是也點不了炮,反正就是不讓你贏。
這種狀況正隨著太陽能配件行業進入成熟期而正在改變。
東邊日出西邊雨,長沙太博會上的配套企業現狀
2012年3月份在長沙舉行的太博會盡管出現了平板太陽能扎堆出現的現象,但太陽能配件企業的出場更理性,不再是當年一涌而上的混亂局面,這一方面是因為行業進入成熟階段,已經初步形成了每個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競爭格局已趨于穩定;另一方面也是各個配件企業形成了相對較精細的固定渠道,與其在所有渠道上都耗費精力,不如發展自己的優勢渠道,這也是更多的配件企業越來越少的在全國性的展會上露面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
在長沙太博會上,配件企業中最活躍的無異于與工程和平板相關的配套企業,承壓搪瓷水箱的代表企業之一,江蘇邁能高科發布了新標準,并召開新聞發布會;占據了大面積展位的激光焊接企業大族激光,以上市企業的實力亮相眾多平板企業之間;東泰、bluetec、哲能赫、安鋁等鍍膜企業也在這次展會上集中亮相,對于未來太陽能方向的把握,也許有時候這些配套企業更直觀。
而除了與平板太陽能和太陽能工程息息相關的配套企業以外,其它的配套企業卻很冷清。太陽能儀表企業僅西子儀表和比華麗參加了此次展會,智能恒溫閥僅漢特一家,其它類型的配件企業更是稀少,支架企業、真空管企業以及其它相關企業更是在展會上絕跡,種種跡象表明,這些細分產業的成熟期已經到來,競爭趨于慘烈而有序。
洗牌——成熟期的陣痛
太陽能配件行業是在太陽能行業發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實際上相對于太陽能整機企業,太陽能配件企業更早進入成熟階段。
作為太陽能熱水器的細分行業,太陽能配件更多地是一種輔助,其發展更多的是依靠太陽能的發展,時至今日,已經先后有多個配件細分行業格局已經固定,未來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如太陽能真空管力諾光熱的一家獨大,太陽能儀表中的西子儀表與比華麗以及其他企業的三足鼎立之勢,但包括這些行業在內的更多的細分行業正在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程轉變。
當然,在產業走向成熟的過程中,對于消費者來說,可以說是福音,因為更多品牌企業的成長與企業制度的完善,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和更成熟的產品,但是這種成熟的代價卻需要配件廠家去承擔。據了解,2011年太陽能行業并不是增長停滯,而是增長放緩,但這種增長卻大多發生在太陽能大型企業如排名前十的皇明、太陽雨、桑樂等,產能進一步向大型企業靠攏,結果就是配套企業的生產能力也在向龍頭企業聚集,對于一些既缺乏渠道又缺乏核心技術的小型企業,無疑倒閉的陰云時刻覆蓋在頭上。例如在海寧地區,眾多小型太陽能企業的生產基地,據估計約有1/3的企業陷入停產或倒閉,其中90%以上是配件企業。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當然求生存是個能力問題。
盯防戰術失效,太陽能配件企業自尋出路
太陽能配件行業市場較狹小,因此時至今日,形成了三種類型的企業,一是專注于太陽能行業的企業,一是跨行業的雙棲或者多棲性企業,再就是機會主義游資企業。在太陽能市場火熱的時候,很多企業并沒有好好去經營企業,只是在市場的推動下,擴大產能,對于品牌、營銷、技術、管理,鮮有自己的體系系統,但在洗牌到來的時候,卻只能被動的去應對。
中國的市場經驗還不足,山寨文化比較盛行,山寨文化也是現在某些企業成功的原因,如出名的騰訊,但是山寨文化注定只能成功少數,而且這些企業也多生存在爭議和受人詬病之中。早期的太陽能配件企業也是這樣,大多只是在觀察對手,對方做活動,我就做活動,對手出新產品,我就模仿一下也出新產品,這種盯防戰略在行業和企業起步的時候會很省力,但是在行業的發展過程中,這些企業越來越發現盯防戰術越來越失去效果,市場越來越難做,他們急切需要找到屬于自己的品牌道路。
深入——專注于太陽能行業的企業的選擇
這類企業專注于太陽能企業,從沒想過要進入其它行業,這部分企業選擇把這個行業做到極致,他們是行業的先行者,賺錢只是實現自己價值的附加獎勵,真正要實現的是一份事業。如在太陽能儀表行業,有西子儀表,在儀表行業專注十二年,通過多年的科普,成為這個行業最知名的品牌之一。恒溫閥行業的漢特,一直孜孜不倦的進行著恒溫閥知識的科普宣傳,才有了如今言恒溫閥必談“恒溫老楊”的局面。這些企業作為最后留守太陽能配件行業的候選者,選擇了更深入這個行業,在品牌宣傳和品牌建設上加大了力度,同時也對企業制度進行改造,使企業制度更適合當前行業的發展。這些企業中間誕生出一批真正促進行業發展的企業,在未來行業洗牌的過程中,這些企業將有效的抵御市場增長放緩所帶來的壓力,或者說未來市場的增長動力主要集中在這些企業。
淡出——機會主義者的選擇
市場經濟下就有機會主義者,這些機會主義者在市場前景看好的情況下會促進行業發展,因為他們在廣告、市場以及營銷上投入比一般企業還要大,但在產品的創新上卻鮮有作為。在行業發展困難期或者到達成熟期的時候,也是這些企業被淘汰或者主動逃離出這個行業的時候。靈活機動的特點使得這些企業具有相當大的抗風險能力,但這也阻止了這些企業成長為一個靠實力抵擋風險的機會,這些企業的淡出過程就是行業環境凈化的過程。
重心的轉移——多棲企業的權益之計
實際上,自從經濟學上有了“不能把一個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原則以后,越來越多的企業把跨行業經營當作一種抵御風險的方法,事實也證明,多元化經營可以將企業經營的風險降到最低。但同時,由于多元化發展,企業發展的重心很容易偏頗,尤其是當太陽能配件行業盈利性能較差時,企業會抱著悲觀的態度去看待這個行業,而這種心態造成企業的一些行為去迎合這些心態,當然,這些企業的雄厚實力毋庸置疑,甚至,這些企業只要拿出一小部分實力就可以在太陽能配件行業做的很好,如一些做其它儀表的企業和一些兼做衛浴器材的企業,在太陽能行業,他們僅僅表現出來的是冰山一角,但卻對太陽能行業若即若離。
當然,無論是什么類型的企業,之所以不再盲目參加各種展會,是因為目前渠道已經趨于飽和,企業開發新的渠道已經入不敷出,因此,各個企業或轉型、或深入,但在整個過程中無疑選擇在自己的優勢渠道深耕細作,或者是零售市場、或OEM市場、或區域市場,集中優勢創造自己的一招鮮,才可能在市場淘汰中立足。
作者:張晶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