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將給太陽能光熱行業的發展帶來新機遇。對于像我們這樣剛剛登上A股的太陽能光熱企業來說,無疑更是重大利好。”昨日,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電話采訪時,日出東方董事副總經理李駿表示。但他也不無擔憂地強調,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應抓住節能補貼政策的契機加快轉型,開拓行業發展空間。
政策刺激市場潛力
近一個月以來,太陽能光熱市場接連迎來利好。5月16日,國務院通過了《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中央政策安排363億元,用于推廣節能家電、高效照明、節能汽車和高效電機四大類產品。其中,在節能家電方面,中央政策安排資金265億元。
“作為清潔能源的太陽能熱水器,雖然是首次納入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的政策中,但占據了很大的份額。”霍志臣稱,265億元的節能家電補貼政策中,太陽能熱水器占15%以上。而根據據剛剛頒布的補貼細則,高效太陽能熱水器為100元/臺-550元/臺。
“由于太陽能能效等級的差別,補助金額也有所不同,如果按每臺太陽能熱水器平均補貼400元計算,40億元可補貼1000萬臺。”霍志臣說,“而1000萬臺太陽能的需求量將給行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空間。”
轉型尋找新增長極
不過,記者了解到,對于太陽能終端而言,農村一直是中國太陽能熱水器單機最大的市場,但從2011年開始,隨著政策拉動效應減弱,農村太陽能市場增速放緩,趨于飽和。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主任朱俊生就表示,“產業發展還需要進一步尋找新增長方式和成長路徑。”
對此,李駿認為,城市太陽能工程是未來市場的潛力之一。“從"全國多個省市下發12層以下房屋需強制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政策"、"全國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啟動試點"等政策看,太陽能與光熱產品城市化發展的路線圖已經勾勒出來了。”
對于新成長路徑,一位投資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太陽能光熱的未來在高端,欲搶灘城市,須占領高端。“這就要求企業加快創新,從由熱利用制造商向解決方案供應商、能源服務商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