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集熱管企業50余家,坯窯15個,生產線450條,占全國1/5,但存活開工的只有一半。數年的低價競爭,虧損的已經有90%,而且欠款越來越多,真正盈利的僅幾家,這幾家專做高品質配套大品牌,但也被拖欠款困惑;大批支架等配件企業已名存實亡,注冊掉欠款無法追回,只能半開半關;專業生產工程聯箱、大水箱的也已無利可圖,工程市場雖有所增大,但僧多粥少,又加拖欠款也難以為繼;550家整機(水箱廠)一落千丈,銷量減半,產品出廠價已經是原材料成本加上人工工資,根本不可能顧及售后服務。這里還夾雜著一些制假造劣的無良企業。其中大多“品牌企業”基本上是購買的“馳標”,在“大躍進年代”大上設備、大建廠房、大舉貸款、大做形象,等來結果是日不敷出,于是把希望寄托在政策補貼,就產生不少在家電下鄉中騙補,把惠民工程當作救命稻草,并搞“窩里斗”弄得浙江兩次惠民工程申報無一入圍。這一切充分證實,中小太陽能企業死守“麻將與農耕文化”決不是出路,只能是死路。
那么太陽能中小企業究竟出路何在?究竟如何面對生死挑戰?一句話:轉型升級。
去年2月23日中共中央的“求是”雜志“紅旗文稿”,發表了協會撰寫的“奏響轉型升級主旋律”文章后,我們嘉興太陽能行業協會全體會員達成共識,始終把創新驅動走轉升之道作為工作主題,引領企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一、協會倡導量力而行自主轉型。太陽能必須進城,平板太陽能是首選方向,關鍵在與建筑結合。浙江桑樂進口了平板蘭膜集熱器組裝線;浙江鴻樂投資產出了進口干搪粉噴涂的承壓分體式水箱;浙江優尼特以自主知識產權產出國產真空鍍膜平板集熱器;浙江哲能赫產出了黑鉻電鍍平板集熱器;浙江家得樂投資生產以鈦納米聚合特涂料升級的承壓水箱。他們又帶動了相關配套件的產業鏈,成功轉型平板太陽能的產業集聚區正在形成。
二、協會支持企業向熱能升級。嘉興正興、海寧家能研究提升現有真空集熱管集熱溫度,開發了空氣集熱器,CPC集熱器,為農產品、造紙、塑料、木材、煙草、食品、紡織業干燥加熱。
三、協會引導企業改善太陽熱水器功能升級。海寧菱動的抗垢水位傳感器的研制成功,一舉解決了太陽能儀表因為傳統的電極式傳感器短壽常故障的弊??;海寧太陽村引進幾名工程師正在開發變壓式一體與分體式熱水箱,有效解決了傳統太陽能的不少弊端,做到一開即有熱水,永不炸管,防凍、無熱損、熱水利用率高,不用電,換熱效遲緩高,無安全隱患,無安裝局限等諸多問題。黃鳴提出的六大隱患已能基本解決四大,其中二大屬安裝。
四、協會引進外資無限太陽能的核心技術:相變蓄熱材料,解決了太陽能采暖、空調、制冷產品的制造。
五、協會鼓勵企業自主轉型創新,年初表彰了九家會員企業在轉型升級中起到的引領作用,在拓展國外市場中做得成功的錢江潮、家得樂和堅持走多元化產品的萬寶企業。
六、協會不斷告誡企業,1、企業要長盛不衰,必須靠核心技術,創新驅動,努力改變三十年一個同質化產品現狀;2、必須摒棄“麻將與農耕文化”意識,要走抱團、多贏格局發展之路;3、摒棄“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意識。各企業應發揮各自強項進行合作、合股、從而兼并重組。
太陽能中小企業面臨生死決擇的時期的關鍵詞是:轉變觀念、創新驅動、核心技術、兼并重組。在行業處于轉型升級調整期,誰先走上一步,誰先得益;誰先被淘汰、被洗牌,決定的正是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