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不給力消費者心神具疲
最近市民黃女士很心煩,她家里的太陽能熱水器安裝使用還不到3年,就已經大修兩次,小修三次。“光因為漏水大大小小就修了4次,這兩天因為支架生銹掉了下來,把本來就不結實的管子給弄破了,以后真不想再折騰了,準備換個電熱水器。”她無奈地告訴記者。
太陽能熱水器安全隱患多
另一位居民姜女士告訴記者,她家是去年將太陽能熱水器換掉的,“盡管很節能,但用起來很麻煩不說,還經常壞,去年冬天因為太陽能熱水器耐不住嚴寒而致真空管斷裂了兩次,搞得全家人大冬天沒有熱水,實在太不方便了,于是我們就干脆換了電熱水器。”
今年八月,臺風過后多地曝出太陽能熱水器不禁風雨,支架不穩,造成安全隱患。
業內人士曝潛規則行業亂象叢生
雖有炒作之嫌,但是狂人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爆出的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潛規則還是讓消費者心有余悸。黃鳴爆出的潛規則是:第一,市場上大部分普通太陽能熱水器支架容易腐蝕、坍塌,造成整機報廢;同時支架比較薄、比較窄,抗風能力弱,主要表現在選材、表面處理、噴涂工藝上。第二,“電熱帶潛規則”,電熱帶連接處是在樓頂上,許多太陽能熱水器在安裝過程中是用手工剪裁,打火機密封的,由于燒烤不均勻,密封不嚴,甚至是用電工膠帶來纏繞,水汽非常容易進入,所以在通電之后容易造成連電起火。第三,目前太陽能熱水器水箱內膽使用的不銹鋼板過薄而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他表示,采用0.5毫米以上厚度的鋼板制造水箱內膽才能保證在終年風吹雨淋日曬環境下的基本使用安全。但為了降低成本,目前行業內普遍在使用0.4毫米甚至更薄的鋼板,使得太陽能熱水器漏水事故層出不窮。
22城市消協聯合呼吁國家強制性安全標準盡快出臺
在今年8月舉辦的城市消費維權聯席會議上,南京消費者協會與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南京、杭州、廈門、濟南、青島、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西安、昆明、香港、澳門等21城市消協組織向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出《建議函》,呼吁盡快制定、出臺太陽能熱水器一系列能夠保障消費者人體健康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強制性國家標準。
這份《關于盡快出臺太陽能熱水器國家強制性安全標準的建議函》中,22家消費維權單位指出,近年來,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相繼出臺了《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技術條件》、《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主要部件選材通用技術條件》、《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等30多部標準,但除了今年8月1日起實施的GB26969-2011《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屬于強制性國家標準以外,其他的都是推薦性標準,不具有強制效力。而且《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也只是對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的熱性能做出了強制性要求,并沒有涉及到安全與健康標準。
即使是推薦性標準,部分標準的要求也相對較低,或者比較籠統。例如《家用太陽能熱水器電輔助熱源》對輔助電加熱的抗干燒時間要求為大于或等于4個小時,明顯偏低;《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技術條件》規定“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提供的熱水應無鐵銹、異味或其他有礙人體健康的物質”,比較籠統,對于有害人體健康的重金屬析出量沒有具體的量化指標。
22家消費維權單位強調,一些涉及消費者健康、安全的標準至今仍是空白。例如現有的推薦性標準對電加熱及內膽的防腐蝕性、水箱與保溫管路的連接、固定方式等都沒有做出規定,會導致保溫管路直接暴露在外,造成管路凍裂、漏水?!都矣?a href=/topic/1276.html target=_blank>太陽能熱水系統技術條件》中對于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固定也沒有做出具體的強制性要求,這使得一些企業在安裝時偷工減料,導致太陽能熱水器安裝不牢,“站”不穩。再如《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技術條件》對于帶輔助電加熱產品的電線連接沒有規定是否要安裝及如何安裝防電墻等。
太陽能產業是國家重點扶持產業,其發展良好,對緩解國家能源緊張有巨大意義,應該說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如何維持市場的有序穩定,將其發展成具有自主知識品牌的民族性產業,不僅需要企業擁有良好的社會道德,也需要政府的隱形之手進行調控。